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68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327篇
各国政治   1835篇
工人农民   1572篇
世界政治   58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46篇
法律   21522篇
中国共产党   46170篇
中国政治   58596篇
政治理论   12510篇
综合类   14656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1604篇
  2022年   1211篇
  2021年   1661篇
  2020年   1963篇
  2019年   976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901篇
  2016年   1851篇
  2015年   3229篇
  2014年   11679篇
  2013年   11639篇
  2012年   13211篇
  2011年   13433篇
  2010年   11521篇
  2009年   12190篇
  2008年   13779篇
  2007年   8933篇
  2006年   9274篇
  2005年   8864篇
  2004年   6351篇
  2003年   8533篇
  2002年   9599篇
  2001年   7467篇
  2000年   6346篇
  1999年   555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张宏微 《统一论坛》2006,(1):68-68,F0003
~~中国统促会2006年在京理事新春联谊暨庆贺《统一论坛》杂志发行100期@张宏微~~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和德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可创 《德国研究》2003,18(4):46-53
本文对德国和中国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性别因素是影响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家庭来源、所学专业和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取向类型等因素对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年龄因素对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3.
994.
建达 《党员特刊》2003,(1):43-43
据多家媒体报道,陕西延安“夫妻在家看黄碟事件”基本结束了。被关押的无辜公民获得了自由。这确实让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情感上说,人们都不希望一位无辜的人受到不应有的惩罚,更不希望正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不应有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5.
996.
自20世纪初"登陆"中国文坛后,易卜生在中国所形成的社会效应以及他在文学界与艺术界所赢得的广泛认同,以及对中国文学现代性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任何外国戏剧家所无法比拟的.另外,易卜生在思想及戏剧艺术两方面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所展现的启蒙与指导意义,并使这批艺术家们将易卜生归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与剧本创作的双重楷模,而这样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997.
魏巍 《传承》2010,(27):72-73
赫尔德的思想曾在当时的欧洲风靡一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的历史发展观包括人的发展、语言与文化的发展、民族主义观、社会发展观等诸多方面。赫尔德虽然不是唯物主义者,但他认为人是为社会而生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前进的自然过程。他敏锐地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辩证的性质。  相似文献   
998.
该怎样形容中国经济刚刚走过的这一年?外有金融危机冲击,内有自然灾害频发,各种新老矛盾相互叠交,中国经济遭遇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惊涛拍岸自岿然,运筹帷幄更从容。关键时刻,中央总揽全  相似文献   
99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否存有联系的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史料佐证,早在1928年,东固与井冈山革命根据之间就建有联系。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并最终与江西红二、四团在东固的会师,是两支革命力量进一步加强融合。  相似文献   
1000.
田磊 《南风窗》2010,(4):74-75
数字阅读的大潮带给中国社会的绝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未来的文化传播将会以怎样的形态来进行,什么样的机构会掌控传播链条,崭新的传播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政府严苛的审查机制抑或被政府更加有效地管制?这些都是需深度观察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