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77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王恩宇 《工会博览》2004,(14):70-71
臧克家先生有一名言: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臧老虽然已仙逝几个月了,但每当忆起和他的交往、看他写给我的书信,总觉得他并没离去,仍活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22.
发表与发表权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发表是一种行为方式或者事实状态,而发表权是权利人是否进行发表行为及如何进行发表行为的自主决定权。违背权利人的意愿,将作品公之于众将构成对权利人发表权的侵犯。作为著作人身权的发表权被侵犯,一定情况下将会给权利人造成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其不但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遭受严重精神损害的权利人还有权请求并获得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23.
何欣 《党的文献》2020,(1):111-113
从毛泽东亲笔手书的信封和戳记、信件内容和寄发时间进行考证,近日发现的一件1940年12月17日毛泽东致萧向荣的实寄封和《毛泽东年谱》编委会推断的1940年11月毛泽东致萧向荣的书信为同一封信的封套和信札。根据信封及戳记等信息推断,1940年底毛泽东致萧向荣书信的寄发日期应为1940年12月17日。  相似文献   
24.
私人书信是一种物,所有权人有权依据《物权法》自由处分该信件,包括对私信的转让、抛弃、拍卖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私信原稿所有权人与私信作品的著作权人非同一主体,如果将私人书信作品类推为文字作品及未发表作品范畴,不仅导致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难以适用,且其与公众知识获取、隐私权等制度间的困境亦不易协调,因此,需要在个案中进行利益平衡。在制度设计层面,借鉴国外立法将私人书信作为“特殊作品”予以规定,并专门构造其发表权制度。同时,通过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来完善私信作品的保护,以协调其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5.
恩格斯晚年时代背景有了新的变化。时代背景的变化需要理论的自我完善,因此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阐发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并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作用,分析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这些思想对我国推进指导思想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信念,以三大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6.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6年),收录了毛泽东在1915年至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95封书信。这些书信中有47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亲友们浓浓的深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更彰显了毛泽东心怀故乡、情系人民的韶山情怀。  相似文献   
27.
梅文革 《唯实》2002,(2):81-82
在编辑《世纪末杂文 2 0 0篇》时 ,乐朋杂文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但我与乐朋先生相熟 ,则缘于编辑出版他的杂文集《西窗听雨》。他居白下 ,我在沪上 ,为商榷出版事宜 ,书信来往 ,电话联络 ,生分日少熟分日多 ,渐渐地似把年庚忘却而为投契。乐朋作杂文与改革开放同始 ,那时他年华尚青。然其甫作杂文 ,便从历史的纵深和现实出发来抨击时弊 ,针砭源自传统的“不正之风”对改革伟业的损害。这大致奠定了乐朋后来杂文发展的基调。《西窗听雨》收录了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也说“大”》和《“下不为例”也是例》。乐朋先生凭借杂文家所具备的敏锐…  相似文献   
28.
里根密信     
佚名 《廉政瞭望》2004,(3):44-45
美国前总统里根以喜欢说话闻名,但想不到他还特别爱写信。一本名为《里根:一个活在书信中的人》的书信集于2003年9月23日出版,其中集录了5000封里根的私人信函,披露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  相似文献   
29.
研究过格兰仕的人不难发现,在从广东渔村走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中,格兰仕的高层领导一直非常重视与员工、与合作伙伴的沟通。  相似文献   
30.
书信礼仪     
彭林 《学习导报》2012,(24):47-48
我国的书信是一门独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李密的《陈情表》等。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帛、竹简、木板做书写工具。《尚书》中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里已经有“册”字,像用两根绳子把竹片编联在一起的样子,只是竹简容易腐烂,所以没有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