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减缓全球变暖在努力解决全球变暖的课题中,微生物学家发现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可以为此做出贡献。作为一种温室气体,甲烷对气温升高的影响程度是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21倍。  相似文献   
52.
丁丽娟 《前沿》2011,(15):119-121
低碳经济的全球倡导是人类以防止能源枯竭、地球变暖,从而拯救地球家园的行动。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快速成长的中国经济由于受发展阶段、能源供应结构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巨大的挑战。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分析中国低碳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索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3.
一、绪论(一)背景分析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剧增、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我国频繁出现的地质灾害、极端天气,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重大威胁,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气象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  相似文献   
54.
吴洁 《小康》2014,(1):70-72
中国二氧化碳行业已发展多年,在运输半径限制下,大量年产lO多万吨的企业割据一一方,在这种格局下,市场网络并不容易打破。  相似文献   
55.
经测算1998至2010年中国工业各行业出口贸易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根据不同碳排放水平对各产业进行分组,分析各组的出口贸易竞争力,可以发现:中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增速已开始放缓;出口贸易高碳排放组都是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具有传统出口优势的行业属较高排放组,大部分资本密集型行业属中等排放组,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属低排放组;较高排放组具有微弱竞争优势,中等排放组贸易竞争优势已逐渐超过较高排放组,低排放组的贸易竞争力出现了连续的下降,高排放组则一直处于竞争劣势;不同排放组内各行业的贸易竞争力则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56.
<正>1立方米的森林每年可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的氧气。茂密的森林是天然大氧吧,是众所周知的。而在我们身边,有种被科学家称之为继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之外的"第四种森林"的资源,可能熟悉又陌生,那就是废纸资源。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计算,采伐木材造纸,每吨原生纸  相似文献   
57.
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之所以在大多数发达小国成为大气污染物质,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负有减排二氧化碳的国际义务,须把减排机制纳入国内立法;版图狭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有限,把减排机制纳入国内立法符合自身利益;可以利用现有的大气污染监管机制对二氧化碳进行管理。这些国家大多不认真履行国际援助的义务,相反地,却集体对中国施加减排压力,要求把二氧化碳作为污染物质对待。按照中国立法对污染物质的定义框架,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质。一旦二氧化碳在立法上被作为污染物质,西方发达国家就会要求我国的环境立法建立排放标准和超标排放处罚制度,这将不利于我国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没有减排二氧化碳的国际义务,加上版图大、抗气候变化的能力强,因此,不能轻易迁就这些国家的过分要求。但这不等于我国不采取实质性行动,我国可继续通过强化激励性的政策措施来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58.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积极制定了到2020年减排40%~45%的目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任务如此紧迫,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59.
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暧。对普通市民来说,平时注意省电、省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60.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该怎么走?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提出路线图——“当前阶段最紧迫的就是要真正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道路,禁止地方在‘高碳’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十五五’规划,最大力度地消除未来10年产业发展的二氧化碳排放‘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