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333篇
中国政治   166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南陈北李"之并称,彰显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当时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纲领、组织筹备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5)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具有伟大思想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研究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要认识其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本身的历史意义,还要把握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影响,既体现在无形中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进程,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促动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提供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青年探索》2020,(1):F0003-F000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及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团早期组织的研究,推动"团一大"历史研究不断深化,广州共青团拟联合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等单位于2020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在广州举办"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学术研讨会。现特向全国发布征文启事,诚邀广大专家学者撰写论文,踊跃投稿,相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国民外交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与历史意义。这一时期的国民外交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斗争方式更加灵活;能较为理性地区别对待军阀主义与和平主义;开始尝试用法律手段解决外交问题;立足于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境界更加深远。可以说,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国民外交是中国外交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3)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契机传入中国,在五四时期得以广泛传播与本土性演化。一方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了条件,而且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坚强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在五四运的传播互动中,马克思主义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理论与实践中开启新的发展历程,致力于解决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脉络,探究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揭示五四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传承五四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对九三学社的成立起着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九三学社社员积极投身于爱国奉献、参政议政和科学报国的伟大事业中。在新时代,九三学社要进一步提升对中共的意识形态认同,继续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加强九三学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为祖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批判和扬弃,不仅推动了儒家文化的新发展,为现代新儒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以及批判和创新精神的彰显,廓清了障碍,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五四新文化运动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时间起点和思想源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19.
宁武 《春秋》2016,(1):10-12
1919年秋,我奉中山先生电召由福建到了上海。中山先生给我讲述了当前革命的新方略:“在国际上要联俄,学列宁的革命方法;在国内,五四运动正蓬勃发展,中国新青年起来了,这是中国革命的新血液、新生力量。我们要把握时机,取得政权,擒贼擒王,首先必须打倒北洋直系军阀。因此,我打算即回广东,  相似文献   
20.
胡可 《红旗文稿》2012,(9):24-25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5月,至今已经70年了。70年实践的检验说明,当年这篇《讲话》所涉及的文艺问题的诸多方面,有些对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意义。这篇《讲话》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文艺问题认识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艺问题认识和主张的完美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