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22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情感,主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近年来,由于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缺位,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困境,这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因此,在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导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的异化观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异化观,前者体现的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理解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后者体现的是从实践、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理解异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而不是人本主义异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来正确理解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23.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是我省的地方病防治科研基地和技术培训指导中心。近年来,省地病所以“注重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单位”为目标,扬文化建设之大旗,以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为核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单位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铸就了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柱,实现了单位文化与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4.
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两种人权观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庆祥 《人权》2006,(5):9-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都是根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提出的,都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实现科学发展,或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就是要把当代中国的发展纳入以人为本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5.
本文主要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贝多芬在其所处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自 我实现"的思想,强调了其"自我实现"的思想在他创作中的充分表现,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位伟大的作曲 家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26.
姚继冰 《理论探讨》2003,1(4):31-3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一般是在"异化劳动"的意义上被解读.而实际上,劳动概念在<手稿>中是一个多重含义的复合体.青年马克思以古典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思考的出发点,以劳动为其关注的核心概念,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由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引发的劳动的悖论,并在试图解决这一悖论的思想进程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与此同时,由于现实的历史的逻辑思路的介入,最终导致了<手稿>在深层的理论逻辑上呈现出多重逻辑交织并行的复杂局面,作为外在反映,劳动概念也呈现为多重含义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27.
李永红  胡大平 《求索》2008,(12):92-94
以比较的视点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可以发现,它的根本思想变革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追问人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并反过来理解自然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实行人本主义管理是保险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对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认识是管理认识活动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而保险业当前的管理存在着人性认识偏离人本价值、制度化管理削弱人性化管理的倾向.这一问题发生主要是经营主体发展战略和投资主体边际收益期望的矛盾导致,结果引发员工心理成本激增,陷入管理危机.根据人本主义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主体性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经济学价值理论,提出人本主义管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29.
需要层次理论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首次提出来的。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管理教科书和科技文献中,尚未见到中国人在这个理论方面有何建树。实际上,中国人发现需要层次理论比西方人早得多。我们借鉴马氏理论时勿照搬西方文化垃圾;任何个人、团体在使需要得到满足时,要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领导者要了解下属需要,做好工作,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能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严格区分个人正当需要与个人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30.
高等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顶层,也是科技创新的重镇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和方式,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大局。本文通过剖析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演进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管理理念,认为必须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统摄科学和人本管理,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高教管理理念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