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薇  杨杰 《特区法坛》2002,(70):19-22
一股东大会和股东诉讼对公司整体运作的监督(一)股东大会对公司经营的监督如何实现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无疑我们先应当想到的是通过股东大会。我们知道近代公司法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且万能的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型化,股东人数会越来越多,股权的“原子化”可能会导致低效率.因为如果每个股东都很小,  相似文献   
32.
要事第一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理查斯·舒瓦普对自己和团队的低效率十分恼火,就去找效率专家艾维·李寻求帮助,希望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艾维·李说:"我有一套至少让你提高50%效率的方法。你把明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罗列出来,按照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依次类推。早上一上班,从第一项工作做起,做完之后再做第二项工作……直到下班为止。  相似文献   
33.
技术引进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技术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欠发达地区技术基础薄弱,常常容易陷入“低效率技术引进陷阱”。自主创新是避免“低效率技术引进陷阱”的必然选择。利用雁行技术引进模式和“4M”政策,分析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际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4.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一连串制度创新的过程,其关键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发展和创新。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当前制约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行业的低效率和政府失灵。从制度创新入手,剖析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发挥政府的职能,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X-效率理论同样适用于再分配领域。"漏桶理论"天然地诠释了社会保障X-低效率存在的原因。由于政府失灵、制度设计管理缺陷、道德风险与负面激励等客观诱因的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其效率目标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漏出量,引发X-低效率现象。  相似文献   
36.
雷颐在1月5日的《经济观察报》上撰文指出:金融海啸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为了振衰起弊,复兴经济,美国政府投入7000亿美元救市,中国政府则以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美国的"7000亿",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相对美国救市历时几个月的低效率,中国的  相似文献   
3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至  相似文献   
38.
《中国检察官》2009,(5):62-64
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必须查证犯罪嫌疑人财产、支出及其来源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相当复杂,加上制度缺陷使犯罪嫌疑人反侦查心理得以强化,行为得以便利,因而侦查人员往往对侦查谋略的运用注重有加,而对查证的全面性则时有疏忽。如此容易造成重复查证,降低效率,或者贻误时机,便宜犯罪嫌疑人,甚至影Ⅱ向案件认定。尤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三者的范畴和形式日益广泛多样,查证的全面性更显重要。文章着重就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
技术引进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欠发达地区技术基础薄弱,常常容易陷入“低效率技术引进陷阱”。技术路径依赖、技术梯度转移理论和技术比较利益陷阱都会导致“低效率技术引进陷阱”。自主创新是摆脱“低效率技术引进陷阱”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0.
教师教育U-S合作中客观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大大增加了教师教育U-S合作的委托-代理成本,构成了教师教育U-S合作的X低效率产生的主要根源。建立双重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中小学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是降低教师教育U-S合作X低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