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2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孔寒冰 《当代世界》2013,(11):20-22
"原苏东地区"是由"苏东地区"演变而来的。"苏东地区"是一个不对称的合成词。"苏"指的是苏联,"东"指的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苏联是一个单一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始时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12月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简称苏联)。  相似文献   
32.
"公爵同志"米尔斯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和苏联文学界、知识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充满突转的生活经历和坚忍不拔的文学活动构成文坛的一段传奇,甚或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之命运的缩影和象征。他用英文撰写的《俄国文学史》被纳博科夫称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一部俄国文学史",所谓"米尔斯基文学史"因其"折中主义"的文学史观、主客观统一的批评手法和极富个性的话语风格而独树一帜,被视为西方俄国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长期被欧美高校斯拉夫系用作俄国文学史教材,其影响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33.
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和俄国政治传统中都曾占据支配地位.两国的君主专制国家体制在起源、形态和演进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这些异同具体体现在君主专制国家体制形成的经济基础、统治阶层构成、君权来源以及两国各自经历的现代化历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34.
与李大钊一起英勇就义的革命英烈范鸿劼,在北京大学求学时,参加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宣传部部长,主编《政治生活》周刊,组织领导北方革命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斗争.1927年4月被捕,28日,与李大钊等一起面对绞刑架,镇定自若,从容就义.  相似文献   
35.
一、从圣贤创世的唯心史观到群众史观的转变十月革命以前的毛泽东的历史观,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过分强调和夸大精神的作用,企图在精神领域寻找历史发展的终极根据,同时还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希望圣贤出世,洗刷国民思想,改造中国社会,其圣贤创世说的要点如下:首先,毛泽东主张"观念造成文明",片面强调"心之力"。  相似文献   
36.
1905-1914年是俄国合作化运动的高速发展期,其增长速度在当时国际合作化运动中绝无仅有.局势好转、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发展、相关法令的颁布以及斯托雷平农业改革的推行是促进该时期合作社大量组建的重要因素.随着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合作社联盟开始建立,它在资金流通、商品供应与调节等方面完善了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活动还波及文化领域,组建了图书馆、博物馆、职员培训学校,出版了合作社期刊和大众读物,上述活动提升了合作社成员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37.
日俄战争后,俄国政府在国内仇日情绪的影响下,无视自己战败的事实,在东北亚事务中,继续对日态度强硬,不与其合作,但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迫使俄国很快走上了对日妥协的道路,与日本划分势力范围,以维护俄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俄国这一时期的对日政策在朝鲜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最初坚持朝鲜"独立",不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既得成果,从1906年起开始支持日本吞并朝鲜,俄国的这一政策加速了朝鲜亡国。  相似文献   
38.
在中国近代史上,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而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主要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这种状况一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后,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扩展、壮大,它终于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39.
法国当代作家埃玛纽埃尔·卡雷尔的《俄国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时而穿插书信体或忏悔录的形式,看似结构松散,毫无逻辑,却给人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小说中展现的身份、爱情与命运三个主题互相交织、循环复现,构架起一个精巧的叙事结构,阐释了人类世界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生存。每一个主题都关乎一场生与死,主人公在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将家族的历史和社会的历史融为了一体;在找到身份认同的同时,找到了个体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20年前,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有些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从俄国十月革命就是个错误,斯大林模式更是个错误,错误叠加错误,结果就是否定之否定。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确实是一个历史的合力的结果。但是,这个历史合力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