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44篇
中国共产党   3602篇
中国政治   1608篇
政治理论   998篇
综合类   8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都把舆论监督列为重要的监督形式。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落实好文件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舆论监督和内参工作。一、正确认识和对待舆论监督工作这是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前提。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现代中国的发展是经军阀混战到国共两分天下再到共产党统一全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作为这段历史的两大主角,曾为顺应形势而两度合作。这里值得注意的不是每次合作都终结于兵刃相向.而是在反目成仇后又重新挽起手来。显然,推动合作的力量不是任何恩怨情仇能阻挡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乘着要求变革和救亡的历史潮流先后建立的党。正由于有这样的基础,亡国的危险才能对双方都化为逼人的形势.起着提醒与催促他们赶快团结起来的作用,两党走到一起反映的无非是这种大势。  相似文献   
33.
全方位、多层次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实行全程化监督,是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反腐败标本兼治力度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领导干部提拔、上任、任期、离任等四个关键环节实施相对规范的全程化监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建立健全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的措施和机制。  相似文献   
34.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党内民主的发展.可以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人民民主的发展.又可以为党内民主提供有益的借鉴。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35.
党内监督对于推进党的建设,防范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质是制约权力,其核心是制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本文就如何加强党内监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断,对于从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干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36.
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根植于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成功实践和党成立以来对巡视制度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7.
刘晓根 《探索》2007,(3):36-38
党的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光辉论断以来,我们对党内民主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静态层面。从使党内民主运转起来的角度看,当前的研究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党内民主界定为党员权利;二是把党内民主定义为静态的制度。其实,党内民主更应该是一种全体党员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党内一切事务的决定与管理的政治生活。使党内民主运转起来的突破口在于实行党内竞争性选举。  相似文献   
38.
5月2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广西考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考察中,吴官正强调,各级纪委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进一步提高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能力,切实维护党的纪律,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39.
《新长征》2007,(7):40-41
几年来,双辽市委着眼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坚持不懈地实施党内扶贫致富工程,使贫困党员走上了致富道路,并初步探索了一条“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李忠杰 《当代广西》2006,(21):28-28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成为指导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并且,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迎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也是全社会共建的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发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同时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为实现人类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