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61篇
中国共产党   5757篇
中国政治   2425篇
政治理论   1058篇
综合类   13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1087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660篇
  2001年   73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41.
紧紧把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正确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及胡锦涛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给予了全新的解释。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开拓新思路,体现时代性、实践性、规律性和基础性。同时在实践中要注重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健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2.
王思林 《传承》2010,(3):124-12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高频流动,新兴经济、社会组织大量建立,传统社区党建工作面临越来越多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挑战。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借鉴和运用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43.
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既是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核心问题,也是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益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提出,意味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制度的倚重。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不能再停留于口号式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于阶段性的教育成效,而是更加注重运作程序和制度安排,以制度和机制保证先进性建设的健康运行。用制度和机制保证党的建设方向和成效,是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44.
杨立忠 《新长征》2006,(6):22-24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不仅是我国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也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艰巨繁重,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用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5.
46.
周立夫 《新长征》2007,(12):23-24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机关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7.
"党员主体"是在党组织中拥有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主体权利和义务、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党员个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需要科学概念的支撑。"党员主体"的基础概念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基点,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48.
上海的改革开放孕育了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到的各类新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使上海党建的工作环境、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面临许多新情况,也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认真研究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党建的影响,对新世纪上海党的建设如何有效地做好新社会阶层的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领导社会各阶层,为建设国际大都市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对党的工作的影响(一)对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计划经济时代,党的领导是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一元化领导”,而二十多年的改革开…  相似文献   
49.
郭伟  于坤 《奋斗》2005,(6):22-2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的阐述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创新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50.
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 ,努力提高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 ,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保证。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是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