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2篇
中国共产党   178篇
中国政治   232篇
政治理论   273篇
综合类   3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处于这一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公共行政学要获得进一步发展,要走向成熟,实现科学化,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确立问题意识,关注行政现象与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引领行政理念变革方向;聚焦行政改革,构筑创新型政府体系;弘扬行政文化,构建公共行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2.
《重庆行政》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管、重庆行政学院主办的大型公共行政管理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重庆行政》创刊八年来,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不断上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杂志为双月刊,每逢双月18日出刊,大16  相似文献   
103.
季文 《行政与法》2007,(1):30-32
公务员精神作为非正式制度,与公务员法共同形成了现代公共行政的基础。文章从分析公务员精神的特点与功用出发,分析了公务员精神的构建有利于树立公务员公正、公平、廉洁和功绩至上的行政理念和价值观,指出了转型时期公务员精神构建的困难,提出了公务员精神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4.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在公共领域主体、关系和研究视角的三维分析框架中,最大区别是"行政关系"这一项。"行政关系"使得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等学科形成了曲折、交叠的发展历史轨迹和逻辑路径,也使公共行政学作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的通论性课程显得必要而合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应该综合集成各方面的专家,将通论和技术连接起来,解决关乎公共又细致入微的公共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5.
金家厚 《党政论坛》2008,(19):59-60
自上世纪末以来,美国人口结构特征、技术手段与公共服务体系等社会环境发生了持续的变化,导致政府管理面l艋诸多日益复杂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总体性的危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应运而生。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  相似文献   
106.
刘伟 《工会论坛》2010,16(4):31-32
公共行政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在面对严峻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情况下,各个国家都开始进行公共行政的改革。理论界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善治”、公民社会等。这些理论里都暗含了一个实质,就是一种构建主义——公共行政的社会构建。公共行政的社会构建给公共行政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公共行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我国《预算法》修改中的预算编制权与审批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阳光 《团结》2010,(2):23-26
预算是公共行政之关键。预算法治是财政法治之理想。我国《预算法》的修改,经历了九届和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仍然难产.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涉及的各方主体的利益博弈难以获得均衡。其中。既有行政机关及其财政部门这些拥有巨大预算支配权的主体.也有立法机关这样一心想强化预算审查和监督权力实现为民理财理念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8.
在"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学者们对公共行政学产生以来的理论成就进行了一场集体性反思,希望藉此去为公共行政研究寻找新的视角和开辟新的途径。然而,作为这场反思运动的结果是"政策科学"的兴起,致使公共行政研究陷入了低潮。本来,公共行政学者早已意识到政策与行政之不可分离的关系,认识到了政策研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分析方法与工具,他们却并未承担起政策研究的职责,而在二战后的公共行政反思运动中却把这一职责让给了新兴的政策科学家,使政策研究变成了"政策科学"的专利。另一方面,由于政策视角的失落,公共行政研究重新回到了"组织与管理"的主题上,并在"行为主义革命"的冲击下使自己逐渐蜕变成了一种"组织理论",从而失去了公共意识。这就是学者们常常提起的"公共行政的危机"。正是这种危机,孕育了试图重振公共行政研究的"新公共行政运动"。不过,我们也看到,公共行政这一学科并没有消失,它的合法性也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动摇,公共行政的概念仍然具有标示研究对象与研究名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9.
110.
新时期行政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构及在机构中工作的个人)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用来调整行政管理活动中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新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公共行政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公共行政必须保持其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说,要促使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保持中立地位,推动政治与行政分离,以保证公共行政以公共利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