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572篇
中国政治   558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20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周小花 《前沿》2010,(24):55-57,118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一整套民本思想,包括"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制民之产""有恒产者有恒心";关心"鳏、寡、独、孤";"治礼义"、善"教民";"尊贤使能";"省刑罚""罪人不孥"等。这些民本思想对树立服务理念、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如何行政及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2.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创造财富和政府合理分配财富,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达到小康,并在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困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经济繁荣的目标。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应增强对经济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平衡“富裕”和“共同”之间的关系,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方面保持相对公平。通过分析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收入水平分布偏态系数来解读当前我国居民富裕程度和享受公平现状。我们要在新时代打好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处理好共同富裕的公平分配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反思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实践却还存在着对“城乡差距”的误解、对国家政策的误读、对当前形势的误判等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错误,在实现共同富裕背景下统筹谋划乡村振兴工作,立足城乡之间发展差异,坚持农村基本制度,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社,才能让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4.
在“一国两制”的世界格局中,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绩令世人瞩目。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在探讨社会主义根本优越性问题时,邓小平将思考的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怎样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上。并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来阐明社会主义优越性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袁新 《时事报告》2010,(1):78-78
陕北高原的府谷和神木两县,有两个特殊群体。一个是由“煤老板”挑头的民营企业家富裕群体;另一个是贫困人群,在府谷县就有3万多村民徘徊在温饱线上,连吃顿肉都难。  相似文献   
106.
厘清共同富裕的概念是科学研究共同富裕的起点。科学、全面地定义共同富裕概念需要研究对共同富裕概念研究的梳理和共同富裕概念产生的历史考察,需要处理好目标本身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内容领域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实现标准的过程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兵团民营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在助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兵团民营经济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当前,兵团民营经济在发展经济、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南疆师市发展、公益事业、民族团结等方面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自身贡献,但发展中存在重视不足、发展不足、激励政策不足、政治引领不足、助力共同富裕模式单一等问题,需要加快优化环境、创新引领、政策集成、政治引领等多措推动发展,以更好助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8.
邓小平三大经济思想是指邓小平的关于发展生产力、让少数人先富起来以及其最先倡导的市场经济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的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他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获得的新认识;邓小平关于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对于改革后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体制是重大的贡献;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今天,在国际上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国内出现了虚无的和教条的两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环境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着特别的意义,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即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0.
农村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乡镇党委在构建和谐农村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应切实负起责任,强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