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9 毫秒
71.
戚翠莲 《求知》2002,(6):15-16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手中的权力”。今年初,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又一次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相似文献   
72.
“三为民”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结合时代特征的变化,突出了人民利益在党的工作中的核心性和重要性,并对如何做到“利为民所谋”作了全面的阐释,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相似文献   
73.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为争取与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利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各层次利益的关系问题上,他总是把国家的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放在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之上.何以如此,笔者认为,这是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中始终存在着的忧患意识使然.  相似文献   
74.
郑培民同志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是我们党千千万万个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感人至深的事迹,谱写了新形势下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好人民公仆的动人篇章。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认真学习郑培民同志的崇高品格、公仆情怀、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就  相似文献   
75.
邓小平在为英国库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所写的序言中,饱含深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他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利益观的全部内涵——一切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76.
邓小平的利益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观。他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邓小平的利益观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其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主要反映在如何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赋予了共产党员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同时也给党员的人格魅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党员不仅要具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更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抵御各种诱惑,廉洁从政,树立并坚定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从能力和德行两个方面提高执政能力水平,从品质、作风、廉洁等多方面来塑造党员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8.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具有指导新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功能。同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利益问题的科学理论,因此,它对我们党、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和认识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9.
利益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矛盾的主要根源,是道德和所有人类规范的核心所在,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制度的实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利益原则应有新的内涵。本文主张的利益原则不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新集体主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以经济领域中看得见的"利"作为理论思维的切入点和理论线索,从市场经济利益关系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长点,达到育与利的共存目的。  相似文献   
80.
高校教育要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教育强国”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是首先要探索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国家利益观的路径。本文通过探赜列宁教育强国论,梳理归纳了列宁国家利益观相关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普及基础文化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论述,并在这一系列论述的启示下,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国家利益观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