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一句口头禅引发的思考 认识一个在某中大型企业做人力资源的朋友,“我们正招人呢”是他的口头禅。有次,一个朋友打趣他:“你们怎么天天招人?公司就不会人满为患吗?”结果那位HR说:“单位总有些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所以才经常招人。”  相似文献   
72.
扫帚、铁锹,陪伴着她美好的青春年华,清洁、明亮成为她工作的主题词,换位思考、常替他人想想是她的口头禅。“银山脚下献青春,隽水河畔展芳姿”。她,通城县八届政协常委、环卫局局长程金梅,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刷亮成宁南大门。  相似文献   
73.
“363永远大于 2”是一位乡镇人大主席的口头禅。乍一听, 似觉不言而喻, 细一想, 便会感到确有新意。乡镇人代会, 一年中往往只开 2天, 另外的 363天是闭会期。363永远大于 2, 就是要求代表们打破“开会一团和气, 闭会没点人气”的局面, 时时装着群众, 天天都是代表, 无论闭会还是开会, 代表只要在任期内, 天天都要代表人民来说话。363永远大于 2, 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履职宣言, 也应是人大代表的“醒世恒言”。照理说, 363与 2孰大孰小, 孰轻孰重, 这是一目了然的事。然而, “代表代表, 会后就了”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有五“少”可以…  相似文献   
74.
王永庆法则     
《天津支部生活》2014,(7):45-45
已故台塑总裁王永庆在多个场合曾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他的这句口头禅被台塑集团至今奉为经典,并被国内外企业管理者称为“王永庆法则”。  相似文献   
75.
何军 《人民调解》2012,(8):32-33
姚爱根是浙江省海盐县元通街道司法所所长兼元通街道调委会副主任。提起她,元通街道的党政领导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她虽然是位女同志,身体也不太好,曾经动过4次大手术,但干起事儿来像拼命三郎,无论做啥工作,都非要做得顶呱呱不可。”“既然干了这一行,只要有好结果,付出多少我都不在乎。”这是姚爱根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76.
于正军  陈正宽 《春秋》2012,(4):33-33
孙彦福是清末民初誉满鲁东的京剧花旦,在潍坊当地曾有句尽人皆知的口头禅:"彦福上了台,闺女媳妇跑掉鞋。"据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志》记载:"孙彦福(1879—1959),真名孙作楫,孙彦福为艺名,潍县(今寒亭区)高里街道东南孙人。4岁丧父,后为家庭生活所迫,母亲把两个姐姐送人做了童养媳。他跟着母亲去逃荒要饭,到了山东省诸城...  相似文献   
77.
不管你信不信,最近一个时期在公众中流行的两句口头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是—个奇迹”居然都来自于中国最早培训的号称“黄埔一期”的资深发言人、曾经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  相似文献   
78.
长期以来,东山这个海防前线海岛县不仅受到“沙虎”的严重危害,而且也一直为“旱魔”所困扰。在东山民间,有句口头禅叫“三日无雨火烧埔”,还有一句话说“天天备战,月月抗旱”,可见东山干旱程度之严重。谷文昌在东山任县委书记期间,同县委一班人一往无前地带领全县人民征服“沙虎”,绿化海岛,也坚持不懈地与“旱魔”作斗争。  相似文献   
79.
“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这是韩国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此话道出了韩国人追求科学技术的朴实心理,也折射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真理。韩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循着求生存的意识一步步走过来的,直至走到了较为辉煌的阶段。韩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科学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上世纪60年代初开展大规模经济开发时,韩国对科学技术实行“拿来主义”,就是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进行模仿、消化和吸收。自1962年以后的30多年间用于购买技术的开销达239.8亿美元。借助买来的技术和“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战…  相似文献   
80.
汪金友 《实践》2009,(3):55-55
近年出了个新名词,叫"又好又快".什么"又好又快"?经济发展"又好又快".过去是"快"字当头,现在是"好"字当头.于是,"又好又快"便成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口头禅.你讲话说"叉好叉快".他讲话也说"又好又快".但随之也出现一个问题.什么叫"好"?怎样算"好"?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