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俄罗斯研究》2021,(4):148-175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越来越紧密。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表征。就太空技术而言,以2014年乌克兰危机为分界线,中俄太空合作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合作由浅入深。在太空外交方面,两国相互配合,为预防太空军备竞赛与太空武器化开展密切合作。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针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的回应。同时,两国太空合作也势必塑造太空地缘政治,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俄太空技术合作,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中俄太空合作是应对太空地缘政治挑战的必然结果,对于维护太空多极化与总体稳定的中美俄太空三角关系、维护太空的"全球公地"地位与属性,制定未来公平公正的太空治理规则,从而确保太空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俄太空合作,尤其是建立联合月球科研站,是贯彻"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太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尝试,也是中国为变革太空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中俄太空合作的扩大与深化,将进一步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2.
2009年以来,为应对日趋复杂的太空环境,美国开始调整其太空威慑战略,强调通过太空弹性能力、太空系统防御能力和太空国际合作,以增强美国在太空领域的拒止性威慑。美国在太空的战略地位相对下降、对太空的依赖性造成其太空资产的脆弱性,以及报复性威慑在太空难以实施等因素,是美国进行太空威慑战略调整的原因。然而,由于太空领域具有各方脆弱性不平衡、太空攻击难以归因、容易引发其他领域对抗和战争升级的特点,太空威慑相较于传统威慑在实力、决心和信息传递三要素上都存在差异,在目前太空国际规则尚不清晰的情况下更加难以实现。因此,美国的太空威慑战略会造成加剧太空军备竞赛、引发战略误判、挤压中国太空活动空间等影响,最终不利于维护和平的太空环境。  相似文献   
53.
作为第四空间的太空是国际争夺的战略制高点。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有着广泛利益,涉及其国家安全与经济繁荣以及国际声望。中美两国之间的太空关系,事关国际战略稳定与平衡。尽管两国都主张太空安全,但是中美太空安全观大相径庭,在如何确保太空安全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在安全困境下考虑和实施太空政策,谋求太空安全;美国则是推进太空武器化,保证美国治下的太空安全。两国在太空安全领域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国使用传统守成大国对待崛起大国的方法,不仅研发更先进的(反)太空技术,而且也禁止中美太空合作,同时拼凑同盟,封堵中国(反)太空能力的发展。与美国相比,中国应对美国太空封堵手段相对较少,只有潜心发展自己的(反)太空能力,才能确保太空资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外交场合下,在禁止太空军备竞赛与《禁止生产用于核武器及爆炸装置的裂变材料条约》、禁止太空武器化的国际条约与自愿性质的国际太空行为规范准则两组问题上,中美两国也进行了互不妥协的对抗。为降低两国在太空安全领域的对抗烈度,中美两国开启了民用太空对话与太空安全对话机制,同时,也不排除特朗普政府未来会启用中美外交安全对话机制处理太空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4.
张成新  郑华 《德国研究》2019,34(4):40-56
随着太空战略价值的上升,太空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疆域,太空时代特征日益明显。欧洲国家是较早进入太空的先驱。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欧洲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开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欧共体/欧盟机构的参与则开始于8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欧盟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明显加快,在发布欧洲太空政策、欧洲太空产业政策和欧洲太空战略的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共同的太空项目,欧盟的太空角色日益明显。本文从权威性、自主性、连贯性三个维度,重在剖析欧盟成为国际太空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程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考察欧盟太空法律地位的确立、欧盟太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欧盟对太空事务的管理及协调,本文认为,欧盟成为太空多极化时代重要一极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凸显出欧盟在战略性领域采取集体行动的困难。这对于把握今后欧盟在太空领域乃至欧盟整体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2月11日,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荒原上空790千米的外层空间,一颗已经失效的俄罗斯军事通信卫星与另一颗美国铱33号卫星轰然相撞。这次撞击形成了巨大的碎片云,超过600块的残骸碎片开始不断扩散。这些碎片被科学家们称之为难以清除的太空垃极。  相似文献   
56.
重访电影     
我趁疫情把世界的步伐调慢之后,做最多的一件事,是重访。我旧地重游的,是电影。而多么幸福的是,我遇上友人在做同一件事,叫自省。一位朋友的分享:第一次看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他的反应不是惊奇,却是无比愤怒,抑压不了喷发的情绪.  相似文献   
57.
随着我国更多太空探索的规划与目标的实现,文艺作品里的"科幻",看上去已显得不那么"幻"且"炫"了,以往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正逐渐演变为可以触摸到的真切愿景。2019年1月3日,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飞行,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相似文献   
58.
知识     
  相似文献   
59.
潘希 《党课》2012,(16):121-122
2011年11月,在跟随“神舟八号”在太空中飞行了16天半后,其中的“乘客”全部顺利返回地面,马不停蹄地进入实验室接受科学家的全面“体检”。现在半年过去了,中方科学家参与的11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已经到了“收获期”。  相似文献   
60.
叶紫苏 《党课》2013,(14):106-108
太空探索是个十分浩大的工程,花赞晾人,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它的开销一点也不过分。美国国家空间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其探测火星的“漫游者”系列9个探测器共花费1.7亿美元,“勘探者”系列7个探测器总共花费4.69亿美元,而“月球轨道器”系列5个探测器花费了1.63亿美元。今天,如果想实施一项月球表面的科学探测工程,没有1亿美元资金的话想都不要想。尽管太空探索开销巨大,但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