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股评家”代人炒股炒亏了,该不该依据委托协议赔钱?近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接连审理了3起“股评家”代人炒股亏损被诉的案件,3位上海知名的“股评家”被判赔钱。这是人民法院首次审理此类官司。“股评家”代人炒股惹官司1995年11月,“股评家”徐凯南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股评文章,预言股市不久将会见底。果然,两天后,上证指数下挫至512点见底返转。徐凯南自此一夜成名,被冠以“民间十大股评家”称号。  相似文献   
62.
商品房销售代理,是指房地产商将开发的商品房项目委托有销售质资的中介机构代为销售,房地产商支付佣金的行为.商品房销售代理是我国民事法律中代理制度表现形式.商品房销售是实现房地产商最大利益以及售后风险保障的重要环节,房地产商不可避免地对中介机构的销售经验、销售方案、销售过程、销售管理十分关注.而且,商品房销售代理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行业管理以及销售程序十分繁琐,加上市场供求变化以及政府宏观的调控影响,销售代理还将承受着市场和各种法规政策变化的风险.为此,房地产商与中介机构往往因销售的履约过程中种种因素引发矛盾和纠纷,从而背离双方合作的初衷.为保障房地产商以及中介机构资源共享和利益实现,促进房地产交易市场稳定和繁荣.笔者根据承办的商品房销售代理纠纷诉讼案中呈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基本的理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3.
关于公证证明标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自全 《中国公证》2007,(11):38-40
据《金陵晚报》2005年5月报道:2002年9月,王超向朋友陈某借了一万元。为表诚意,王超将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等一系列重要证件押给了对方。2003年某日.一个叫黄平的人以王超的名义与银行签订了借款7.5万元的房贷合同。办理房贷手续时,黄平持有南京某公证处出具的委托合同公证书,  相似文献   
64.
进,无止境     
张敏 《中国律师》2014,(1):53-54
正我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律师,同大多数青年律师一样,只是一个追逐法律梦想的年轻人。而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有过彷徨,有过心酸,当然也有过小小的成就和些许的满足。我将自己成长路上的一些小故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带给那些曾经和我一样有着困惑、有着迷惘的青年律师们一些经验,一些鼓励。  相似文献   
65.
李霄敏  申秋 《法律适用》2012,(7):111-113
【案情】〔1〕上诉人(原审被告):重庆华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生园公司);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罗兴伟。1999年前后,华生园公司与包括罗兴伟在内的17位自然人分别签订了《商场预购转让合同》,将从重庆跃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跃华公司)预购的商用房屋中超出实际需要的部分分成若干个商场门面分别转让给了上述17位自然人。1999年7月22日,华生园公司注册成立了无法人  相似文献   
66.
物流企业所提供的质押监管业务是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由商业银行借助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而开发的新型的动产担保模式。根据业务实践,归纳出三种类型的质押监管模式,重点对输出质押监管合法性及内在缺陷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物流企业的义务与责任:物流企业的身份是委托法律关系下的受托人,代表银行占有质物,实现质权的设定与存续,在输出监管模式下,物流企业通过"共同控制、共同占有"的方式实现质权的设定与存续;保管义务是物流企业所承接的质权人——银行的法定义务,仅存在于自营仓库内的质押监管业务;物流企业对银行承担监管、受托义务,并对因其过错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67.
我国《合同法》第410条的规定,委托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即当事人拥有对合同的任意解除权.但合同法第410条规定的任意解除权适用范围过宽,应当加以限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如果完全依照法律的规定任意解除,则可能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而,在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分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限制委托合同当事人的任意解除权.  相似文献   
68.
案例:某当事人未能亲自办理以按揭贷款的方式购房的事务.需委托他人代为签订合同及办理相关事宜,为此向公证处申请办理《委托合同》和《授权委托书》公证。申请公证时当事人提出银行和房管部门特别强调,要在《委托合同》及《授权委托书》中写明“本委托为不可撤销”的内容。公证处在审查该公证事项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可以办理。理由是委托行为是委托人自愿作出的.委托人自愿放弃对委托的撤销权.是委托人充分行使权利的体现.理应得到支持。第二种意见是:不可以办理。  相似文献   
69.
《商务与法律》2001,(4):49-52
一、本案中不存在上诉人违约或违法的事实 本案的基本事实是: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服务合同内容确实不包括预、包租,上诉人曾为被上诉人的委托合同出具的法律意见确实没有过错,而事实上,上诉人对预租租金实施监管的正确意见被上诉人违约否定之后,预、包租合同均经公证,这与上诉人无关,上诉人既无过错,也未违约。  相似文献   
70.
黄乾龙 《法制博览》2015,(8):246+245
现实生活中对于委托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任意解除权的争议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许多设定不可单方撤销的约定条款。对于该条款的效力认定问题,本文从委托合同的定义及特征,任意解除权的含义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争议层层递进对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