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472篇
世界政治   3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1600篇
中国共产党   5456篇
中国政治   5682篇
政治理论   1479篇
综合类   26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1071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277篇
  2011年   1285篇
  2010年   1483篇
  2009年   1396篇
  2008年   1377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1189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1266篇
  2003年   1056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83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建和 《求贤》2006,(11):40-41
政工干部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还应有较强的能力素质。理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二者又不能画等号。能力依赖于知识的增长.知识通过实践才可以转化为能力。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又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一般说来,主要是指政工人员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搜集、分析和解决思想问题,促进人们思想转化和提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
《江西政报》2006,(6):20-2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010-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3.
24.
张琨 《公安教育》2003,(8):50-51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确保高等学校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高校党委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引起重视。一、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5.
26.
李健 《群众》2006,(7):56-57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决定领导干部的升降去留,所以,领导干部应当以人民公仆为己任,常怀敬民畏民之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27.
刘博 《中国公证》2006,(12):71-71
秋末冬初,硕果累累,在这到处充盈着丰收喜悦的时节,中国公证协会举办的第18、19期涉外公证培训班于11月22日在北京正式开班。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36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中国公证协会新任会长段正坤、司法部律公司副司长施汉生、中国公证协会秘书长江晓亮出席了开班仪式,段正坤会长作了重要讲话。此次涉外公证培训班的举办,正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之时,这对于公证工作者深人学习、认真领会全会精神,全面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并将其运用于公证工作的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29.
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要求公安基层工作必须提高效能,充实基层警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民警的素质,规范内部管理,促进警风廉政建设,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保障基层公安整体效能的最大提高和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0.
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发祥地的西欧 ,至今离社会主义的到来仍是遥遥无期。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却捷足先登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似乎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常规。但是只要深入分析中国与西欧各阶级的历史特征的差异 ,便可透视中国社会主义选择的内在因素 ,从而认识中国社会主义选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