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此同时,一场迎接国宝归来的工作也在迅速展开。11月1日,文化部开始正式办公,沈雁冰任文化部部长,郑振铎任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局长。他们一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9,(10):83-85
民国时期,大收藏家张伯驹曾卖房买名画《游春图》;被誉为“东方毕加索”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也曾有弃房买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的壮举,而且巧合的是,两张名画都是从北京玉池山房书画铺购得的。这两件国宝以重价购回,在上世纪40年代被国画界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3.
杨建国 《检察风云》2007,(11):66-68
一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画荷花的佼佼者,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描绘人物及仕女画的一代宗师.   张大千的人物及仕女画,之所以华丽高雅、雅俗共赏、耐人咀嚼,这固然与其在平时生活中细心观察并精心刻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党史天地》2008,(2):21-22,30
大画家张大千一生,红颜知己无数,从20岁出名一直到辞别人世.张大千的桃色绯闻比他的画卷还丰富。由此,他也获得了“数画人才华风流古有唐寅,今有大千”的雅号。可是,直到2004年3月,随着张大千的一幅被行家估价逾千万元人民币的巨幅山水画《苍莽幽翠图》的浮世,一枚大千先生从未外露的“秋迟”印章神秘出现.风流才子那场凉世骇俗的柏拉图式恋情也被最终解密……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意蕴是任何艺术作品中审美的具体体现,它的高下雅俗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价值。特别在传统中国画中,在论述中国画概念的时候,我认为,冠以国名的"中国画"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它要求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注重作品气息,故"六法"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就气韵而言,气是一个量数,而韵是相当于质的体现。两者都有先天的因素,但又可以用学养来提升。韵不足则不雅,气不  相似文献   
16.
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中南海是世界知名的一个地方,上面这张照片是1937年几位京城有名的画界人物在中南海“芳华楼”之“植秀轩”前的合影,很少有人知道,这张合影还包含着昔日京城画坛的一场笔讼风波:  相似文献   
17.
梁力文 《各界》2010,(4):1-1
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子画老虎很有名气,早年张大千曾和二哥合作画虎,但经常是二哥画虎,他补景。其实,张大千也能画虎,但他很少画。一次,他酒后画的一幅《虎图》流落出去,不少商人登门出高价请他画虎。张大千后悔不迭,因为二哥以画虎享有盛誉,他原是为了二哥一直避讳画虎的。  相似文献   
18.
斯舜威 《党课》2011,(6):117-118
张大千一辈子靠卖画为生,出手阔绰,但是20世纪60年代他居住在巴西时,曾参与创办公司,当了一个挂名的董事长,最后经济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9.
张大千杰出的文化艺术成就与他早年的生活环境及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在张大千成长过程中,其家人在他的艺术启蒙教育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兄长张文修给他带来了音韵上的启蒙,嫂子罗正明的儿歌进一步提升了张大千的音乐修养。张大千成长的川南地区浩如烟海的民族音乐也滋养了张大千的艺术情怀。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各界》2013,(12):18-18
齐白石生于1864年,张大千生于1899年,两个人年纪相差35岁,论年纪和资历,白石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老前辈。齐白石曾“三刺”张大千的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