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55篇
世界政治   1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0篇
法律   1328篇
中国共产党   942篇
中国政治   2038篇
政治理论   434篇
综合类   707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云计算及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数据非本地存储给电子数据取证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以云服务器取证真实案例为例,结合电子数据冻结与调取法律法规与标准,对云服务器数据取证过程进行介绍,并且对此类案件取证过程与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该类案件的电子数据侦查取证和司法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金盾工程"为载体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安机关积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治安作为数据来源最多、数据类型最杂的业务部门,简单的数据查询和罗列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治安防控需求,传统治安防控模式须向预测、预警模式转型。数据标签技术作为数据深入挖掘的有效手段,能将业务数据转化为量化的特征和标签,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价值,为人工智能算法在治安防控领域的落地应用奠定了基础,未来可能在人员管控、犯罪预测等方面产生更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99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安大数据已被广泛运用于各警种的案件侦破中,并全面革新了案件的侦破方式。但在实战业务中,因各部门数据系统间存在交互的安全限制,阻碍了大数据系统间的深度融合。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公安大数据的应用现状,探索现有数据与联邦学习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前景。展望了通过横向联邦学习技术提升声纹识别大数据平台的模型精度,以及探索通过纵向联邦学习实现基于多方的大数据预测,从而在保护核心涉密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公安大数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数据抓取的对象通常是用户可以访问的公开信息,因而经常受到不应当通过商业秘密路径加以规制的诘难。美国Compulife案的判决表明用户可以访问的公开信息,在一定情形下仍然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利用商业秘密法处理数据抓取案件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应转变对数据抓取行为商业秘密规制路径的认识误区。为充分发挥商业秘密法的规制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明确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并在数据抓取背景下具化“商业道德标准”,遏制对商业秘密“不正当手段”的广泛解释。  相似文献   
995.
作为互联网世界中数据流通的主要路径之一,企业间数据爬取行为无法通过行业自发建构的Robots协议与爬虫识别技术得到充分规制。由于数据权属问题的模糊性,故基于传统民商法权利体系对企业数据权益进行事前定性、明确爬取行为合法性边界的进路亦受到阻碍。《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行为法,力图消解数据权属这一规范难题,跳出“确权→侵权”之传统民事权利保护的桎梏,转而聚焦于个案场景下数据流通的公共利益与企业数据利益保护之间的价值衡量,而这恰与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所蕴藏的价值多重性形成呼应,故理应成为爬取行为合法性判断的实定法依据。从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法院多援引该法第2条原则性规定进行裁判的审理理路,蕴藏着不当扩大不正当竞争认定范围的规范风险。为实质激活该法第12条“网络不正当竞争”规定的适用,应推动以司法解释形式对企业数据抓取的合法性边界进行明确,为打破数据壁垒、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的规范支撑。  相似文献   
996.
焦俊成 《廉政瞭望》2023,(13):48-49
<正>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派驻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助于发挥“探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大数据运用,有助于提高纠正政治偏差的本领,把派驻监督全覆盖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97.
在城市轨道交通卡口,构建一套基于多维人员信息感知采集的多维立体防控物联网系统,对通行人员多维身份信息进行快速、全方位的采集,为公安轨道交通业务提供多方位、立体化的数据来源。打造平时能防、战时易用的公安轨道交通多维立体防控物联网系统,为公安轨道交通智能警务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998.
孟有忠 《法制博览》2022,(14):33-35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公民个人隐私信息会在大数据系统当中进行收集、分析、管理、储存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就会面临着被二次利用的风险,这可能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为了维护广大公民的隐私权,必须要从法律制度、保护机制方面入手,确保公民...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质量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高职教育是教学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是良好教学的前提.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在质量评价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都是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关键,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解决.本文分析大数据的相关概念和优势,通过大数据来阐述高职教...  相似文献   
1000.
余剑 《法学》2022,(4):78-87
随着网络空间从信息媒介转化为日常生活的第二空间,数据已拓展为包含经济价值属性、身份信息属性、数据安全属性的复合型法益形态。具有财产属性数据的保护,应立足于其非功能性数据、映射数据、结构性数据的特点,肯定其具有独立的保护必要性。具体而言,其保护并不总是依存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重点应侧重于数据映射的现实利益而非其背后的代码,保护方式应考虑数据生产、运营、消费的不同环节和不同主体。对该类数据价值的认定,应坚持损失填平原则并适用物权保护的一般规则鉴于该类数据价格与价值不存在强对应关系,也不应以市场标价为准计算数额,应根据交易主体和交易环节区分认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