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160篇
中国共产党   454篇
中国政治   708篇
政治理论   89篇
综合类   1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贺敬之有着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人生。他的心始终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敏锐而坚定的目光一直关注着火热的现实生活。他的诗歌抒发着人民大众激情昂扬的心声。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许多诗篇影响着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22.
郁金香     
《党课》2013,(9):1-1
也许前生就是这样的美丽 这样的高贵 这样的端庄 着一身火红的衣裙  相似文献   
23.
为十月而歌     
1949年一位伟人挥动巨臂, 一声宣告驱散了五千年雾障, 鲜艳的五星红旗照亮晴空万里。  相似文献   
24.
一座高峰连着又一座高峰 我的眼前矗立着十八座高峰 一个政党的历史 就像十八座高峰连绵起来的山脉 高大巍峨、壮丽恢弘  相似文献   
25.
杨海亮 《政府法制》2013,(23):34-34
大浪淘沙,虽经千百年变迁,还是有很多优秀的诗歌至今流传.按理说,知其人,诵其诗也就够了,可今人偏偏喜欢在旧纸堆里翻三拣四,结果竟然揪出了不少名诗背后的"意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的这首《锄禾》感情真挚,落笔自然.可谁曾想到,就是这位有着"悯农诗人"之称的李绅发迹之后,穷奢极欲,习性龌龊.据说,李绅好吃鸡舌,一次就杀鸡三百多只,弄得满院尽是.更让人不齿的是,李绅这人为非作歹,品行低劣.在"牛李党争"时,他都已年逾古稀了,还徇私枉法、草菅人命,最后人死还被削去三官,累及子孙,实在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26.
黔中纪游     
游万峰林 万马奔腾仰天啸,千峰竞奇气势豪。 山间田畴阡陌横,岭上农家苗女娇。  相似文献   
27.
风摇叶立千波上,雨打根偎百南塘。喜看含苞莲似笔,向天书写一身香。  相似文献   
28.
旧体诗词能否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能否得以确立,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新的时代内涵同旧的艺术形式之间如何实现协调一致.毛泽东诗词虽是旧体,但它把美景、深情、大事、哲理融为一体,其内容使诗情、诗思、诗意、诗味都达到了新时代才有的高度,让人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的活的姿影,体悟的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不朽的精魂.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旧体诗词要想有所突破, “新体诗歌”若能建立,还需要有艺术形式上的改进,铸造出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来.毛泽东寄希望于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能“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这种“新体诗歌”,实质上是推动诗歌保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联系,外国诗歌只作参照,写诗少用古典,多造新词,也就是要汲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特性和风尚的东西.  相似文献   
29.
殷夫.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者.是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 他既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更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如实地记录了诗人的“啼,笑,悲,乐,兴奋,幻灭”,还真实地展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生活的波澜:他的诗歌不仅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息,还闪烁着理想的光芒。让我们沿着他用诗歌描画的轨迹.来走进这位革命者的心灵世界吧.  相似文献   
30.
颜方明 《求索》2012,(6):97-98
意境是古诗研究的难点,原因在于意境理论停留在抽象理论层面而没有进行具体语符载体形式研究。在整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古诗意境的认知与阐释机制应充分考虑意象、意象组合、形象、风格、情感和张力结构等语符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