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419篇
中国政治   515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求知》2006,(9):20-21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和财政税收,吸纳各类人员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全区个体私营企业有16587户,从业人员46006人,注册资金59.0986亿元,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4.3%、23.65%和34.2%。其中,私营企业3135户、  相似文献   
82.
刘斌  刘明军 《政策》2002,(2):34-34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我们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在新的世纪,民营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双边或多边合约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将为民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民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随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促进随州民营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83.
论体制创新的一般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制创新是新经济得以生成、发展、壮大的条件 ,表现为创新主体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竞争压力的互动性 ,体制创新必须有理论指导且遵循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4.
新经济: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正处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新经济的崛起不仅为社会主义的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而且也向未来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新的历史机遇 ,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新经济优势 ,将消极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 ,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二元性矛盾。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促使当代经济体制尽快摆脱传统政治体制的束缚 ,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85.
在网上拓展自己--谈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风靡全球 ,它正以特有的优势对学术信息载体之一的学术期刊发出挑战。尽管传统学术期刊受到很大冲击 ,但是它有着目前互联网不能取代的特点和优势。如它对学术信息的精选和选题策划 ,符合读者的要求 ;经过多年经营 ,它具有品牌、人才、学术方面的资源优势等。传统学术期刊在保持自己的优势的同时 ,不应该把网络作为它的对立面 ,相反 ,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发展机遇 ,力求通过与网络的整合 ,寻找出自己在网络环境下的新的增长点 ,并藉此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在过去的13年里,美国一直是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这使中美贸易关系增加了许多戏剧性。而事实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是中国回归世界经济大潮的一种战略选择,同时也是美国推行其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希望所在。美国之所以长期充当中国入世拦路虎的角色,不过是想迫使中国在谈判中做出更大的让步以谋求其在未来中美贸易中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几十年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保护贸易体制距世贸组织的要求确有很大差距。13年的谈判过程,也是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国际惯例靠拢的过程。时至今日,中国的市场经济框架已…  相似文献   
8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给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因此,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合理内核,通过深入研究所有制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探索未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变迁路径,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在列宁的思想中,新经济政策是保证俄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策.对当时各种曲解新经济政策精神的论调,特别对所谓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布尔什维克走回头路及其内部发生演变的论调,列宁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西方列宁学"所谓列宁思想上发生了"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课的路线改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列宁依靠工农群众的力量进行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路线十分正确,措施十分得力,使这个斗争充满了胜利的希望."西方列宁学"说这是列宁"最后的绝望斗争",是认识和判断上的完全错误.  相似文献   
89.
王耿亮 《政策》2003,(9):33-33
必须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现代社会的先驱产业。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由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90.
新世纪里,苏联问题研究任重而道远.本文认为,我们的研究领域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研究方法要坚持"合力论".研究对象是必须扎扎实实地认清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国情和历史,重新看待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很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军事共产主义";对新经济政策的意义还要着重研究,实行这一政策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几乎还是研究领域的"空白",填补这些"空白"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苏联史中一直存在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任务,列宁最早提出问题,但在苏联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了悲剧.作者欢迎就文章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