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476篇
中国共产党   955篇
中国政治   1012篇
政治理论   429篇
综合类   6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证制度是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调整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2.
先进性是党的本质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样的集中教育活动之时,必须探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4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4.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展了传统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留下了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更高领悟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45.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并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以及相关的热点问题?就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  相似文献   
46.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活力和竞争能力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在哲学的角度上,从创新的本原与动力出发,分析创新本质,并提出创新原理与原则、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维护、权利得到保障、发展受到尊重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一、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社会公平不仅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更是现代社会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可以概括为不断追求进步的历史,而社会公平就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着重强调发展目标,“全面发展”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着重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这四个方面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全面发展是…  相似文献   
49.
刑法例外规律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例外"就是在一般规律或认定之外。"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普遍的不断重复出现的特点。一般说来,例外和规律是两个对立的概念。然而近代刑法规范的例外,不分国界,不断出现,长期存在,使刑法实际处于不断改革之中,从而推动刑法本身的发展。从宏观时、空上看,刑法中的例外是一种普遍现象。既然如此,它就必定具有某种规律性的特点,本文称之为"例外规律"。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课题,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0.
邓小平理论若干热点难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现有四种比较权威的提法 ,它们是有差别的统一。 2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 ,其实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它是比公有制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具有为公有制定向的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有三点历史局限 ,需要发展。 3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它包括由浅入深的三层意蕴 ,其根本内容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4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体 ,这个理论不是邓小平个人的理论 ,而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基本理论 ,认清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5 关于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应以 2 0 0 0年为界相对划分二者的界限 ,它们既相一致 ,又有差异 ,需要具体分析 ,二者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前者是其初步形态 ,后者是其发展形态 ,将来还会有成熟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