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西师范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80年办学历史中,学校始终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坚持教师教育本色,努力培养各类师资和社会所需人才。著名教育家杨东莼先生为首任校长,李四光、胡  相似文献   
22.
1955年1月15日,中南海召开了一次讨论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绝密会议. 下午3点,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准时召开.这次会议邀请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和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参加.  相似文献   
23.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时,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周培源发了唁电。《人民日报》发表了周培源的悼念文章。然而到“文革”时期,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却陡然颠覆。  相似文献   
24.
散木 《党史博览》2010,(11):42-44
李四光、钱学森、竺可桢这三位科学家,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中国科学界的标杆”,还可以说是三位红色科学家。其中,李四光、钱学森是新中国成立后回国的,竺可桢则是沧桑鼎革之际毅然留下来的。  相似文献   
25.
李四光     
《长江论坛》2013,(3):97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黄冈(今团风)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著名地质学家。1902年入武昌高等小学堂,1904年选送日本弘文学院留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0年回国,次年被清廷授予"工科进士"。不久参加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任北大地质系主任,率学生在河北、山西实习时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遣迹。  相似文献   
26.
我读了《中共党史人物传》①中的李四光传、侯德榜传、梁思成传、华罗庚传和钱学森传。5位前辈都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都在不同科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他们又都是共产党员,而且把参加共产党视为自己多年追求的夙愿。我于是想到一个问题:自然科学家和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兼容于一身?科学和政治两者有什么相通之处?我试图从他们的传记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7.
散木 《党史博览》2012,(1):53-56
从一封徐悲鸿致陈西滢的信说起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1949-1976)披露了一条史料,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画家徐悲鸿的一封海外书信.1950年11月,徐悲鸿致信老友陈西滢,希望他能“识时务者为俊杰”,早日回国.其曰:“通伯老友惠鉴:  相似文献   
28.
杨旭 《企业党建》2012,(12):19-20
一篇小文,几个数字,都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当知识分子都成了技术知识分子而缺失了人文精神,谁能相信我们国家还会出现钱学森、李四光那样的“大家”。不作学问的作家永远出不了伟大的作品。王蒙说得对。  相似文献   
29.
赵赓 《党史文汇》2010,(11):4-9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曾先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的一生,正如周恩来所评价的:“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0.
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最懂得知识分子,最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且最为知识分子所爱戴的一位卓越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全国人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周恩来同志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