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胜出。号称拥有250万党员的国民党震愕了。忠实于国民党的党员喊出了“李登辉下台”和要求国民党改造的口号。包括新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内的许多人士在许多场合将败选后的这次改造与1950—1952年的国民党改造相提并论。然而两次改造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默言 《台声》2001,(4):1-1
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的漫画书《台湾论》中文版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借李登辉、许文龙等“台独”媚日分子之口,宣扬“皇民化”意识,鼓吹台湾“去中国化”的分裂言论,遭到了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台湾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小林与李登辉个人的访谈,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奢谈台湾的认同、民族主义、台湾的大血统及台湾的历史等。第二章“李登辉对日本的爱”是让日本右翼人士最感“欣慰”的部分,也是李登辉汉奸嘴脸的大曝光。在书中,小林不但将李登辉视为日本遗产的保护者,还希…  相似文献   
13.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和爱国同胞的热切期望,李登辉鼓吹“两个政府”、“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等论调,并纵容、支持“台独”势力,企图从根本上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破坏两岸关系,破坏祖国统一。与此相呼应,美国的反华势力通过国会一些人炮制《加强台湾安全法》,妄图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白皮书正是针对“台独”势力和美国反华势力作出的严正声明:中国政府从民族大义出发,坚决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些妄图分裂中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是注定…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文摘     
《法制与经济》2000,(2):51-51
李敖要把李登辉关起来 有狂人之称的新党“总统”候选人李敖高举反“台独”的大旗,声称已掌握了李登辉贪污腐败的有力证据,他将“把李登辉关起来”。  相似文献   
15.
据中评社报道,针对李登辉最近不断释出“第三势力”言论,甚至认同“立法院长”王金平2012年出马参选,陈水扃泼冷水说。李登辉10年来一直想推“第三势力”。乃众所周知之事。2001年,李登辉成立“台联党”就是“第三势力”.眼看“台联党”逐渐泡沫化,时不时地喊喊“第三势力”,吹起政坛涟漪.却是水波不兴。“台联党”慢慢地丧失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日前,被李登辉称为“代表了台湾价值观的一切”的、由日本右翼漫画家小林善纪编造的《台湾论》在岛内发行,引起了岛内各界的广泛批评。尤其是书中引用现任“总统府资政”、奇美集团董事长许文龙、伟诠电子集团董事长蔡坤灿有关“慰安妇是自愿,是为了出人头地”,称日  相似文献   
17.
曾涛 《统一论坛》2001,(5):25-26
今年以来,台湾当局为了加快推行“台独”分裂路线,加大了推行“挟洋拒统”策略的步伐,企图以此来实现“台海安全”。在经过年初以来一系列鼓噪和频繁活动后,5月下旬以来,陈水扁、李登辉等先后以“过境”和“私人”访问为借口,赴  相似文献   
18.
《人大研究》2000,(6):36-38
国内要闻我国首次展开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大调查  2 0 0 0年 3月 2 1日由 4 2名河南地质调查队员组成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国国土资源调查队开赴雪域高原 ,首次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地质大调查。李登辉在抗议声中下台  3月 2 4日迫于民意的巨大压力 ,李登辉宣布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同他一起辞职的 ,还有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黄昆辉等国民党中央党务主管。国家开发银行为中国联通贷款 1 0 0亿元  3月 2 2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在京签署 1 0 0亿元贷款合同。这是国家开发银行为支持我国电信业发展投放的最大一笔贷款。洛阳杀…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国共关系,是从分裂走向合作,从你死我活的军事战争走向联合抗日共赴国难。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的这种重大转变及其原因、经验,对我们同李登辉的“两国论”进行坚决的斗争,并争取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  相似文献   
20.
曹骏 《统一论坛》2000,(3):13-14
台湾大选后,人们对有百年历史、且被认为是岛内最有实力的国民党一夜之间失去政权多感吃惊和不解。但如果仔细回顾该党主席李登辉上台十几年来在执掌党权和主政期间的所作所为和国民党因李登辉政策而发生的种种变故,则不难发现,李登辉因素已经使国民党处于分崩离析、颓势加速的境地,李登辉因素是国民党沦为在野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