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邦河在《文汇报》2010年4月19日载文认为,在现实中,领军人物混同于官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果我们不能刹住研而优则仕之风,造就能与强盛的国力相  相似文献   
52.
中国崛起是必定的吗?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不仅需要一般人才,而且需要较多杰出人才。但是,中国缺乏产生杰出人才的文化环境。两种文化——主要向前走的“做事”文化和存在往后看的“做人”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中国文化产生的环境和体制埋葬了中国的爱因斯坦、盖茨、乔布斯……中国盛产人际关系自如的小聪明,出产学习能手的中聪明,缺乏带来国家和人类进步的大聪明。改善文化,减少小聪明、增加大聪明,为中国崛起所必需。 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是毫无疑问还是余虑未消?  相似文献   
53.
《法律与生活》2009,(23):M0001-M0001,3
最近,有关教育的话题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先是刚刚走马上任的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首次亮相,就把"火"烧在了"择校热"上,然后是安徽11名教授就不久前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多次向温家宝总理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给新任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出的公开信,最后是北京大学推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引起的风波。凡此种种,归结到一点,就是人们对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54.
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之地"。它首先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并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大学在科学研究、培养人才之外,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相似文献   
55.
"钱学森之问"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是钱学森2005年3月29日与身边工作人员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提出的问题,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56.
冷珊珊  闫贵福  杨涛 《求贤》2014,(12):18-21
从上市公司总裁到新兴产业的领军者,从天津市文科状元毕业班班主任到基层儿童福利院院长,从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博士到高端汽车配件产品公司总经理,从天津大学的副教授到一线电力职工……他们都是天津市武青区开展的第三届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57.
《今日民族》2006,(7):3-3
本刊讯7月4日,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表彰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三位少数民族杰出人才获此殊荣。他们是《云南映象》总编导兼艺术总监杨丽萍(白族),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满族),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克广村村民小组长陆会芳(壮族)。“兴滇人才奖”是省委、省政府设立,  相似文献   
58.
韩秋雯  李荣 《求是》2012,(11):62
由西部电影集团公司历时两年精心制作、再现钱老传奇一生的电影《钱学森》在全国隆重上映后,又一次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钱学森等老一辈爱国者的敬仰之情。钱老用自己一生实践了"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钱学森精神"。他与几代科研人员共同谱写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留给后  相似文献   
59.
《检察风云》2013,(10):96-96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学校。它不仅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而著称于世,还有一座被世人称道的哈佛大学植物博物馆,里面珍贵的藏品"玻璃花"被誉为"科学中的艺术奇迹,艺术中的科学奇迹"。100多年前,在这座博物馆行将落成的时候,植物学教授们对如何保持植物标本的鲜艳和真实而大伤脑筋。一位叫古达的教授前往德国,访问著名的玻璃艺术家索欧包尔德·布莱  相似文献   
60.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辽宁省决定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双千计划"。从2013年起,计划用10年时间遴选2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优秀专家、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辽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暨"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相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3个层次7类人才研究制定辽宁"双千计划""1+7"配套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