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9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3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1004篇
世界政治   6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7篇
法律   5029篇
中国共产党   10873篇
中国政治   13131篇
政治理论   2916篇
综合类   570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1524篇
  2013年   1997篇
  2012年   3000篇
  2011年   3527篇
  2010年   4011篇
  2009年   4425篇
  2008年   5564篇
  2007年   7219篇
  2006年   4075篇
  2005年   1974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不同的阶级对和谐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容与框架,遵循阶级性、科学性、全面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与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搞好社会保障工作。共产党对构建和谐社会与搞好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理论探索,我们研究社会保障工作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3.
今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在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呈报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暨〈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青海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希望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54.
刘博 《中国公证》2006,(12):71-71
秋末冬初,硕果累累,在这到处充盈着丰收喜悦的时节,中国公证协会举办的第18、19期涉外公证培训班于11月22日在北京正式开班。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36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中国公证协会新任会长段正坤、司法部律公司副司长施汉生、中国公证协会秘书长江晓亮出席了开班仪式,段正坤会长作了重要讲话。此次涉外公证培训班的举办,正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之时,这对于公证工作者深人学习、认真领会全会精神,全面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并将其运用于公证工作的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党史纵横》2006,(11):F0003-F0003
陈屯村地处盘锦市区近郊油田中心,属城乡结合部,隶属于兴隆台区兴海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8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7.540亩,8个村民级,总户数2800户。几年来,陈屯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5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要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逐步地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7.
《政策》2006,(8):39-41
我省“四五”普法暨“十五”依法治省工作,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夯实基础、创新形式、抓好载体、创建结合、分类指导,为构建和谐湖北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领导整体推进普法治理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方针。自2001年开始,我省“四五”普法暨“十五”依法治省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58.
《中国司法》2006,(12):12-14
司法所是我国基层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民间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加  相似文献   
59.
公共信任作为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是一个社会促进与实现和谐的内生性条件与人文环境。我国市场化的社会结构转型和由此引发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契约化,不仅引起我国传统公共信任的结构、演化机制及关系序列发生变化,而且导致公共信任在社会转型期的重构发生结构冲突以及与社会信任、个体信任关系的疏离,进而影响到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化和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6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上海教育“十一五”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决定》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部分中,专门论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读《决定》全文,我们又充分体会到,教育对和谐社会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