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88篇
中国政治   244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文以作家和读者互动的视角,从宏观方面审视新中国诞生六十年来文学发展的曲折道路,从中悟出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把握文学今后的走向,促进我国的文学复兴。  相似文献   
72.
在波斯湾地区的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国王或站在简陋的帐篷里,或坐在豪华的宫廷中,倾听满脸风霜的牧民的申诉,接受刚从海上归来的珍珠采集人的请求。君主与臣民有时手拉着手,有时还相互拍拍肩膀,显得亲密无间。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73.
在上世纪60年代,10多万上海支青响应祖国的号召,带着几分悲壮,几分激情,几分希望,挥泪告别亲朋好友,踏上西去的列车。从此,沉寂的戈壁荒漠有了新的生机,上海支青们在戈壁滩上斗天地、献青春,誓把沙漠变绿洲。40余年弹指一挥间,现如今,当年这些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现在何处?带着一种敬仰之情,笔者走访了他们中仍留在团场的几位。  相似文献   
74.
感悟沙漠     
沙漠边缘的树和它的根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古浪县的北缘,有两个林场,一个叫八步沙,一个叫马路滩。它们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被沙灾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75.
在中国雄鸡似的版图上,新疆阿克苏地区电信分公司地处新疆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公司辖11个县级电信企业.有在职员工512人,汉族员工325人,少数民族员工187人。  相似文献   
76.
以沙产业理论推进新疆沙漠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虽然地域广阔,但实际适合人类生存的绿洲只占国土面积的8.6%,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沙产业理论,是一个表达简洁而又规范的沙漠开发利用战略构架。它包含了开发利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系列措施,是一种新思维。新疆应大力挖掘文化潜力,发展沙漠旅游;改进治沙策略,种植沙生植物;发展沙漠林果业,让沙漠变成绿洲;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光伏能源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沙漠沙砾资源,变废为宝提高沙区资源附加值。  相似文献   
77.
吕斌 《实践》2011,(7):32-32
刘玉山,1961年7月出生于赤峰市宁城县,1984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先后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干部学校、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赤峰市林业治沙管理站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现任赤峰市林业治沙管理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78.
夏日  郝诚之 《实践》2014,(11):39-40
<正>一、跨越世纪的理论创新作为有全球眼光、人本观念、系统思想的战略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应对人口膨胀、资源匮乏、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气候恶化、空气毒化、第三世界贫困化等全球危机的思考。在领导国防科研工作间隙,他深入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沙漠戈壁进行调研。1984年6月,钱学森应《内蒙古日报》之约,发表了对我国牧业文明进行历史反思和科学开发的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后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同年7月,他首提沙产业、草产业为核心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创新理论体系《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发表在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调研通  相似文献   
79.
干燥的沙漠,四处见不到一点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的影子,到哪里去寻找饮用水呢?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个新方法:向无处不在的空气要水。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宣布,研究所和一家德国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可以自给自  相似文献   
80.
建设初期的柴达木盆地,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来自五湖四海的祖国儿女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为开发建设柴达木付出了青春和汗水,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生命。如今的柴达木旧貌换新颜,沙漠变绿洲。公路,铁路畅通无阻,高楼拔地而起。遥想当年,至今仍健在的老同志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