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王丽 《学习月刊》2013,(12):26-27
反致是国际私法领域颇有争议的问题,各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待它的态度也相去甚远。鉴于此,本文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反致问题在理论上的分歧入手,剖析其本质和存在价值,深入分析其现实状况,并对该制度的发展前景作一展望。一、反致问题在理论上的分歧关于反致制度的设置与否,国际私法理论界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赞成派和反对派。总体而  相似文献   
12.
连淑娇 《学理论》2012,(22):42-43
笔者从乡村建设派的政治主张及其外界对其的批判着手,论述了乡村运动的不足之处、乡村运动终结的历史原因、乡村建设运动的进步意义.指出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已经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但这场运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后来者的实践仍有着积极的启示和重要的指导作用,应该好好运用到如今正在展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以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阿克萨科夫兄弟、萨马林等为代表的斯拉夫派,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末。斯拉夫派是在与以恰达耶夫等为代表的西方派的争论中形成的,他们反对西方派提出的西化路向,主张维护俄国的东正教传统与农村公社,认为俄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独特性。斯拉夫派对俄国现代化出路的探索,构成了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现代化出路探索参照的重要一维。正是基于对斯拉夫派现代化出路探索局限性的认知,白银时代宗教哲学走上了独立的探索路向。  相似文献   
14.
于丹 《世纪桥》2013,(12):8-10
东北地区的朝鲜民族是19世纪中叶以来从朝鲜半岛迁入我国的,至20世纪三年代初,已达130余万人。这些被迫离开故土的朝鲜人,以东北为基地,积极开展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东北地区朝鲜共产主义团体随之产生。产生之后的朝鲜共产主义却有着不同的派系之争加速了瓦解。  相似文献   
15.
邓礼坤 《求索》2012,(7):147-148,120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问题小说"写作模式发展和巩固了中国现代小说写作的现实主义艺术倾向。"问题小说"写作的作家们在文学上都有着很深的艺术功底,他们都能够以一种非常简洁的文笔,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实在感触真实自然地叙述出来,反映和揭示出时代的尖锐性现实问题。这类写作模式实际上是肯定了"文艺必须反映现实的生活,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原则,因此,"问题小说"的创作对"贴近社会、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学创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退场意识     
游宇明 《唯实》2015,(4):96
人都想有点作为,所谓作为,其实就是以自己的品德与能力影响他人与社会,获取一个圈子乃至大众的认可。如果我们将社会比作一个“场”的话,这其实就是一种“进场意识”。人有进场意识当然好。一个官员不想有所作为,每天“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他管辖的区域不会好到哪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连续性及其实质是学界持续关注和热议的问题,南斯拉夫实践派从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际出发批判斯大林主义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漫画式理解,从而阐发了"回到马克思"的必要性,论证了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进而深刻地揭示了人道主义批判精神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王贵松 《中国法学》2015,(3):98-119
若两个行政行为之间存在法定的先后关系,在先行行为无法争讼后,能否在后续行为的撤销诉讼中主张审查先行行为的合法性,这就是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问题。固然可以通过立法明确禁止在后续行为中审查先行行为的合法性、或者灵活运用救济时效的例外事由允许直接针对先行行为提起撤销诉讼,但法院始终都可能直面违法性继承问题。公定力与不可争力因仅针对行政行为的效果而言,故而均不构成承认违法性继承的障碍。违法性继承论应作为行政救济法上的问题来理解,其实质在于私人权利救济的必要性与先行行为的法安定性需求之间的权衡问题。在先行行为的权利保障程序并不充分、安定性需求不甚强烈的情况下,法院可给违法性的继承论作出肯定的回答,拓宽私人权利救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莫立民 《求索》2013,(2):142-144
摘要:临桂词派在词系传承上属常州词派,是常州词派在晚清后期的发扬光大。它之所以得名“临桂”,并最终独立成派且统领清末民初的词坛。除了因为其领袖人物王鹏运、况周颐为广西临桂(今桂林)籍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社会与文学创作的诸多因素。其中临桂词宗王鹏运的词学结社活动与I临桂词派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为临桂词派得以蔚然勃兴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从少年中国学会中分化出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思想派别。从此之后,二者围绕国家认同和阶级认同问题,展开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激烈论战。实际上,以国家至上而著称的醒狮派国家主义,是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和国家危机在部分群体身上所激起的情感和理论反应,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是其基本诉求;而以无产阶级的阶级认同和阶级解放为目的的共产主义,则是占人口大多数的社会底层群体在社会结构瓦解时期的自然诉求。二者各执一端,分别强调了外竞与内竞之必要性,都没有把外竞与内竞统一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