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108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论“无赖派”与日本战后文学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 ,日本文坛出现一批对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批判反省的文学派别 ,但由于这种批判缺乏深刻性 ,反省缺少自责性 ,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理念基础的不坚实。“无赖派”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念基础上出现一个对未来表现出迷惘的派别。这一派别的作家是以自虐的态度来表现二战后日本战败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景象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政治、道德、伦理、思维意识等社会观念 ,也反映了日本战后文学战争认知理念的迷惘。  相似文献   
102.
近代刑法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启蒙主义的刑法思想到刑事古典学派(旧派),再到刑事实证学派(新派)的发展历程。新、旧两派的争鸣极大地推动了刑法学理论的繁荣,为各国的刑事司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根基。现时刑法理论中折衷主义盛行,并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回溯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发现,兴起于近代的古典自然法学派和历史法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普世价值"的建构与解构提供了一定的法理支撑,而这根本渊源于两大学派自身所处的对立关系。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中"普世价值"的适用主体被过于泛化,其对普适性、一般性的强化已经超越了对民族性、历史性的尊重,使得"普世价值"逐渐沦落为西方的意识形态侵略工具,政治色彩愈发浓烈。也正是由于现代社会这种越来越频繁的文化意识形态输出,对"普世价值"进行解构的重要意义得以彰显。世界需要的是鼓励各民族和国家,特别是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民族和国家,敢于突破包裹着"普世价值"外衣的西方文化霸权,清醒地认识到超越历史、民族、阶级的"普世价值"是根本不存在的,共同的价值追求背后的民族性、历史性同样不容忽略。各民族、国家应当在正义、自由、平等等价值追求的指引下,尊重自己的特性,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4.
105.
白璧德通过对其所处时代现代性问题的反恩,批判了科学人道主义与情感人道主义两种过度的自然主义,同时阐明其人文主义思想.白璧德人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与学衡派有着不解之缘.随着新世纪对《学衡》研究的升温,白璧德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意义也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形式结构派思潮波及欧美诸国 ,演变的时间长达半个世纪 ,我们对其进行反思时 ,应关注文学研究的演变规律问题。它鲜明地通过其基本特点来表现 ,因而重视研究这一思潮的基本特点 ,或许会对我国 2 1世纪文论研究以全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108.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规范性的,但规范性的来源问题却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传统的理论解释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和不足,表现在显性维度与隐性维度的失衡、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新康德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构建实践规范性问题的合理解释,但是,社会交往理论彰显交往模型的乌托邦构想,承认理论夸大了道德原则,普遍价值和"伦理社会主义"具有康德先验哲学的特点。构建实践规范性问题的合理解释,必须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将规范性的隐性维度奠基于生产实践与经济关系,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9.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在其代表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根据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结合黑格尔、布洛赫、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论述,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某些内涵进行了一定的解读。虽然他的某些解读有失偏颇,但是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提供了一种视角,为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使我们在深入思考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时,能够得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试提出自己关于发生在清末围绕《大清新刑律》一些条款的礼法之争及礼、法两派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对于礼、法两派的主张都应重新评价.而礼法之争提出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