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06篇
中国共产党   157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19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是各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由于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法律地位法律一直未明确,导致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行为屡遭争议。从法律行为与道德行为和立法基本原则分析,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应当是在校学生达成的共同遵守的契约,不是国家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52.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生态民主主义思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很少;国际上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文献更是微乎其微。本文旨在为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为此,文章首先界定了“生态”、“民主主义”和“生态民主主义”这三个基本概念,接着指出了西方和中国生态民主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和观点,作为结论,本文认为生态民主主义的思想挖掘将会大大丰富生态政治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这是刑事证据法定形式的一个重要改革。有必要对鉴定意见进行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释,以有助于其更好的适用。鉴定意见的落实与保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使鉴定意见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保障,程序法层面以及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方面是两个不得不重视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4.
梁富荣 《传承》2014,(11):76-77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主要从唯物主义、新陈代谢断裂和进化论等生态危机思想中汲取思想精华,为他们研究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引导。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不仅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5.
"同心"思想是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开拓进取的现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贵和尚同"思想与人文精神的现代升华,是新时期社会普适性的价值观。"同心"思想是新时期做好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整合多元社会价值和多元意识形态的思想武器,为多元社会格局下不同政党、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56.
齐皇 《法制与社会》2011,(29):293-293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的精神文化财产,海瑞的法律思想是明朝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我们法律历史的一笔财富。通过对海瑞法律思想的分析,得出海瑞法律思想的思想渊源、实践及影响,最后对其思想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7.
泥叫叫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发端于西安市西郊的鱼化寨。这一民间文化遗产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兴盛时期、停滞时期、复兴时期,并在此过程中得以传承。泥叫叫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狄寨分支,通过对两个流派的田野调查分析可以得知,狄寨泥叫叫从造型、色彩、制作工艺、功能等方面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58.
在当下的中国,英国贵族阿克顿勋爵的名言"Power tends to corrupt,and abso- lute power cor- rupts absolutely"几乎无人不晓,人们一般将其译为“权力使人腐败,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但已故著名科学史家许良英先生并不赞成,他认为在原文中,  相似文献   
59.
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民事问题,也是最为复杂的实务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立法上以及实践上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大量的、广泛的探讨.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继出台,使得这一问题在法律的层面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同时,随着立法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实务界人士,开始关心、关注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中深层次的问题-伤残程度的评定问题.大量的审判事实表明:人身损害赔偿中的伤残评定标准,因种类繁多且存在差异,制约、影响着着司法的统一与威严.  相似文献   
60.
吴邦国委员长2011年3月10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