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1145篇
中国政治   530篇
政治理论   169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正>福建省上杭县因"古田会议"和"才溪乡调查"而在我党我军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红色文化。在这里,"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思想精髓和"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务实作风是每位司法工作者的行动指南。上杭县人民法院党组在实践工作中坚持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在司法实践中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汪信奇 《政策》2012,(11):77-78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党历来强调要从思想上建党,党员要在思想上入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党,我们的队伍,虽然其中  相似文献   
33.
当散发着油墨芳香的《石狮党史读本》摆在我的案头时,我再次被石狮党史同仁的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敬业执着,争创佳绩的精神深深折服。2011年是建党90周年,各地各部门都提前谋划,  相似文献   
34.
陈为人在东北有两次工作经历,虽然时间都并不长,但其贡献影响却很大。在他领导下建立了黑龙江早期中共党组织,建立了中共满洲省委,开辟了党的工作基础,在黑龙江地方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深深地怀念他。  相似文献   
35.
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实际上也是"以文化人"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风雨,在新时代,为更好地应对"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更需要坚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做到文的自信、化的自信、人的自信,方能更好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引领党继续走在时代前列,不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6.
金家凤,1903年出生于苏州吴县,父亲金恩燮曾是当地同盟会的负责人。1919年4月,在上海南洋附中上学的金家凤与侯绍裘(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创始人之一)等同学一起谋划,准备用炸弹暗杀时任淞沪护军使的军阀何丰林。不料计划泄露,几个同学都被逮捕,后来  相似文献   
37.
孟凡涛 《前沿》2012,(18):6-8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真正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的土地上培育和创造新文化的历程.这一时期毛泽东文化实践和文化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人,启蒙和组织农民,维护以新三民主义为基础的文化统一战线.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建党初期工人运动的高涨和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这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实践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初步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38.
1920年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在北京通往天津坎坷不平的土路上,一辆旧式带篷骡车缓缓行进。车里坐着两位乘客,一位约30岁,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身皮袍,手提包里装着账本,俨然一个年前外出收账的账房先生,另一位约40岁,长袍外套着一件棉背心,一顶毡帽低低地压在头上,看上去像个土财主。但这两位并不是普通乘客,他们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两个领军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  相似文献   
39.
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李大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启发了民众的革命觉悟,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魅力,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全国性组织的建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40.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南陈北李"之并称,彰显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当时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纲领、组织筹备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