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政协天地》2010,(10):37-37
近来欧美及日本等多国对中国稀土战略表示抗议,呼吁中国增加稀土出口配额。作为稀土的主要生产国,中国的稀土市场绝大多数在国外,为此,业内一些稀土企业集团同样希望出口配额能扩大。2010年以来,商务部已下达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为30258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9.52%。  相似文献   
72.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年近九旬的老人。他依然活跃在科研前沿.亲赴边远矿区考察.为稀土资源优化利用操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  相似文献   
73.
皇甫荣 《求索》2013,(2):30-32,35
针对中国稀土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动态特性,研究了灰色不确定需求下二级链式中国稀土资源供应链系统中动态合作机制问题。在供应商(中国)和制造商(美日等国)之间供求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灰色不确定需求环境下,影响二者供求的主要因素,并设计出使供求系统中双方达到纳什均衡、供应链绩效最大化的最优策略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稀土资源供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4.
《求贤》2012,(11):28-28
“东丽区的创新体系和思路,契合了国家和天津市的发展战略。这里的研发环境令人满意。”包头稀土研究院党委书记琚建勇如是说。琚建勇此行是参加6月26日在东丽区举行的“百千万”工程集体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75.
在产业政策有效性面临诸多非议的背景下,选择性产业政策近年来却被我国政府频繁使用。本研究关注于这一现象,尝试解释产业政策不断被强化的内在机制。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建构和以稀土产业为背景的案例研究,认为这一现象是选择性政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选择性政策所存在的内在缺陷以及其资源分配性质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使得政策执行者倾向于游说或者选择性执行,但中央出于产业发展的考虑以及政策制定个体“管制偏好”的存在会使产业政策偏离管制初衷,并陷入“强化、失效以及再强化”的恶性循环,而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则是产业政策强化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就产业政策使用和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6.
《内蒙古政报》2008,(6):I0002-I0002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稀土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冠有稀土专业名称的高新区,也是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  相似文献   
77.
《实践》2008,(4):21-21
1.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3.通辽科尔沁工业园区4.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78.
期待2022     
《法人》2022,(1)
2021年已经过去了,它值得怀念。"十四五"开局之年,一系列顶层设计紧紧围绕着百姓关切的重大民生经济问题充分展开。5月,三孩生育政策开始实施;7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12月,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国企改革3年行动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79.
张维 《政府法制》2014,(31):26-26
中国国土资源部10月13日消息称,该部门已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等八个中央部门自今年10月10日至明年3月31日开展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分自查、整改、验收总结3个阶段,有关省(区、市)政府是本次专项行动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80.
张米 《新湘评论》2020,(2):36-36
徐光宪,我国稀土化学开创者之一,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他编著了《物质结构》《萃取化学原理》等重要教材。1951年,徐光宪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50年代,徐光宪提出了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论;60年代,他改进和提出了几种测量萃取常数的方法;70年代,提出最优化串级萃取设计方案,建立了新的串级萃取理论;80年代,提出原子价的新定义及其量子化学定义,并首次合成了一系列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四核双氧基稀土配合物。他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提出了适于稀土溶剂萃取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引导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促进了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向高纯稀土生产大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