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41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各国政治   99篇
工人农民   201篇
世界政治   5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2篇
法律   12931篇
中国共产党   5838篇
中国政治   10503篇
政治理论   3902篇
综合类   674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1121篇
  2014年   3012篇
  2013年   2670篇
  2012年   3211篇
  2011年   3198篇
  2010年   3006篇
  2009年   3169篇
  2008年   3779篇
  2007年   2691篇
  2006年   2354篇
  2005年   1909篇
  2004年   2071篇
  2003年   1880篇
  2002年   1523篇
  2001年   1052篇
  2000年   964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论行政立法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立法的价值可以决定行政立法的效用、行政立法的利益归属、行政立法的发展方向、行政立法的总量等 ,然而 ,这一根本问题没有有效地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行政立法合理价值的条件 ,并构设了行政立法合理价值的内容 ,如实现宪法原则、补充法律规则、维护法律秩序和便于相对人权益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52.
行政判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正群 《法学研究》2003,(1):107-117
来自不同法系的经验 ,正在使判例不属于正式法律渊源的传统看法变得不合时宜。判例的遵循先例规则在属于公法领域的行政法部门中较属于私法的民商法领域中更易生成并发挥作用。名为“案例”、实为行政判例雏形的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依据《裁判文书公布管理办法》公布的裁判文书 ,已经对我国行政诉讼的展开与行政法学研究产生了实际影响。我国应正式确认判例具有司法解释的效力与地位 ,完善其形式 ,公布程序 ,制定具体适用规则 ,增加其数量 ,规范其种类。  相似文献   
53.
李斌 《行政与法》2003,(1):39-40
行政救济制度是我国行政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过去人们对行政救济的功能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在行政救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强调研究行政救济功能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政救济有四大功能,即保护公民权、监督行政权、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日本《行政事件诉公法》修改的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修改《行政事件诉讼法》过程中,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美、法、德等国为借鉴,认真检讨其现行法权利保护机能的形式化,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以权利保护为本位,放宽诉讼限制,使行政诉讼制度真正成为便于国民利用的制度。无疑,这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5.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自威尔逊提出、古德诺系统阐述以来,一度成为公共行政学的支柱理论,但理论界对其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新公共行政学派指责其倡导者漠视政治与行政的密切关联,过于天真地强调政治与行政的截然分离。然而,通过对二分法的深度解读,可以发现诘难之声背后隐含着重大的理论误读,新公共行政的批判并没有超越和突破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本身。  相似文献   
56.
在我国行政法学界 ,对行政行为基本理论研究用力最勤者当属叶必丰教授。最近 ,叶教授又推出了其研究行政行为效力问题的集大成之作———《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 2 0 0 2年 9月出版 ,以下简称为“叶著”) ,从而使我国行政行为基本原理的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这部著作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限于篇幅 ,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部高品位的学术著作略做评析 ,不当之处 ,尚请叶教授及学界同仁指正。一、鲜明的问题意识作为一部学术著作 ,一般都应当从特定的问题入手 ,以解决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的使命。从这…  相似文献   
57.
传统行政行为效力学说中的“执行力”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它并不能涵盖所有行政行为,同时由其包含自行履行效力难免造成语义逻辑上的混乱;而“实现力”概念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力的概念可界定为行政行为自身所具有的,实现自我所体现的行政目标与内容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5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政府的准确定位和基本职能 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体制因素。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经济的高效、有序运行,社会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但是,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搞清楚,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给以什么样的定位?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应当纠正目前普遍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的状况,成为权力得到有效制衡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9.
行政法上的受益权是指行政相对人依法通过行政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而获得各种权利和利益的权利。它是积极国家、给付行政模式下行政相对人的最重要的权利。受益权与传统生存权之间是交叉关系。受益权的外延极其宽泛,而这主要取决于受益权是一种融合的权利。以受益权作为行政给付的现代权利基础,有利于扩大受益对象和授受范围,拓宽国家与政府义务范围,拓展积极国家理念,并有利于给付行政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60.
我国未来的行政程序法在内容上应在规定程序问题的同时,规定一些必要的实体内容,在主要体现公法属性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引入私法的理念、原则和制度,既应规范与约束行政主体,也应规范和调整行政相对人,既应规定外部行政程序,也应规定内部行政程序,最后还应规定目前一些无法可依的行政司法程序。在立法模式选择上,宜从我国实际出发,制定一部基本的而非包罗一切的行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