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建成投产。在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武钢先后经历三次创业历程:以1958年正式投产为标志的第一次创业,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格局:以1974年引进的“一米七”工程建成投产为标志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22.
陈云同志主持我国财经工作的实践中,在钢铁工业布局、钢铁人才培养、钢铁企业发展这三个重大问题上,依据国情进行科学指导,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陈云还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科学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历史发展,对当今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学习月刊》2010,(10):F0003-F0003
铁山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黄石市的西大门,现辖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个村,版图面积29.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人,是一座凝聚着悠久的矿冶文化素有“钢铁摇篮”和武钢“粮仓”美誉的工矿城区。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毛泽东、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铁山视察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4.
《政策》2008,(7):64-64
国务院国资委从上报的138家国企中,评选出10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国企典型,15年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武钢作为湖北地区唯一企业人选。如今,武钢的装备、技术、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代表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水平,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已占到武钢产品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25.
195 8年太原钢铁厂改为太原钢铁公司 ,在此前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家副主席朱德、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太钢视察。我当时是太钢三钢厂 (以下简称三钢 )副厂长兼主任工程师 ,亲聆首长们对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的教诲 ,至今留下难忘的回忆。(一 )那是 1 95 8年 2月 2 6日下午两点多钟 ,几辆小轿车鱼贯而行 ,来到电炉炼钢部门前。刘少奇同志从第一辆车上走下来 ,他身穿黑呢子大衣 ,围一条带格的围巾 ,微笑着和欢迎的人热情握手 ,并在省、市及太钢领导的陪同下走进车间。正在现场生产的职工立即沸腾起…  相似文献   
26.
《群众》2009,(6):23-25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世界钢铁工业第一方阵的重要成员。改革开放30年来,沙钢集团在董事长沈文荣带领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始终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业、不断登攀的沙钢精神,历经一次次市场磨砺,创造一个个发展奇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2007年,沙钢集团钢产量2289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和优特钢材生产基地,跻身国内冶金行业前三甲,位列世界第七。销售收入1155亿元,占全省钢铁行业销售收入30%,成为全省首家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实现利税145亿元,相当于1999年全省钢铁行业上缴税收的12倍,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27.
湖北武汉是中国近代最早兴建钢铁工业的地区。汉冶萍公司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营企业,“阳夏一厂,冶萍两山,为全国富强命脉所系。”其规模之庞大,影响之深远,为中国所仅有。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历史,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惜乎办理不良,营业日就衰败,终至沦为日本钢铁工业的原料开采机构。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为了建立战时工业的需要,断然决定对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实行征用拆迁,另在大后方创办新厂,以树立国防重工业的基础。依靠武汉会战赢得的宝贵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湖北钢铁工业完成了重要工业装备跨区域转移的空前壮举,从而奠定了大后方钢铁工业的基础,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8.
东北、华北、华东产能减量调整,中南、西南等量淘汰,西部适度增量 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在"2011(第二届)中国钢铁规划论坛"上,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的有关人士谈及"十二五"期间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划,言必及布局和升级.  相似文献   
29.
抗战胜利后的东北,是当时中国最复杂也是最敏感的地区。从国内来看,由于东北背靠苏、蒙、朝等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无论谁拥有了东北,都能对华北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战略上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当时东北有3400多万人口和130万平方公里土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均很发达,远远超出全国其他地区,其中钢铁工业和兵工企业更是居全国之冠。  相似文献   
30.
胡楚平 《工友》2007,(4):47-47
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核心骨干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提出了要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我国汽车板和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积极推进中西南战略,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武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拼搏进取,企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去年,武钢实现销售收入535亿元,利税11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