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62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傅光 《协商论坛》2012,(4):46-46
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全国上下重掀学习雷锋新高潮之际,新乡市爱心画家王宏忠正在创作的"双百人物"国画肖像,让人耳目一新,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3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伟大的民族,总有伟大的民族精神。翻开史册,中华文明不仅点燃人类文明的星火,而且始终传承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  相似文献   
33.
李长新 《侨园》2014,(2):85-85
许多人一直以为,沈阳是和平解放的.2005年1 1月,沈阳当地媒体的一位记者采访了年逾七句的冯荆育老人.冯荆育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报》社长,参与过《沈阳军区史》、《沈阳军区政治工作史》、《沈阳军区简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和《雷锋日记》等编撰编审工作.当时,老人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翔实的历史资料,向记者披露了六十多年前沈阳解放的经过寸——  相似文献   
34.
湖南省宜章县长策乡有个青年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天早上,他往狮子口大山走去……山上的护林员留住了他。这青年人从山上下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从此勤劳致富,还在荒山上种下了一片杉树林。 在宜章县,很多与这个护林员素昧平生的年轻人,慕名前往狮子口大山防火护林嘹望所。  相似文献   
35.
心灵的风景     
即使我们的额上爬满了岁月的皱纹,即使我们的两鬓霜雪沧桑,22岁的年龄,永远是我们的"雷锋叔叔"。我们曾站在鲜艳的少先队队旗下,用我们纯净的歌喉,用我们新鲜的声音,唱响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春风般的温暖,阳光般的闪亮。我们的少年是带着泥土馨香的绿苗,阳光春风抚慰着我们成长。雷锋——不是嵯峨峻拔耸入云天的巨峰,让人仰望,无法企及它的峰顶;雷锋——不是惊天动地汹涌磅礴的惊涛骇浪,那样的震骇人心,让人们无法想象到它的边际。扶老大娘过马路的雷锋;雨天里打着伞把大嫂送回家的雷锋;在灯下为战友缝补袜子的雷锋;把节省下来的津贴费捐送给灾区的雷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你,我,他,其实都能做到。  相似文献   
36.
《大连干部学刊》2012,(3):32-33
雷锋为什么能引起毛泽东注意,并被毛主席视为一个时代典型,号召全国人民向其学习呢?  相似文献   
37.
2003年,在新浪网等十七家媒体共同举办的"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中,雷锋以23138张选票名列十大偶像第七位。2010年,在中宣部组织评选的新中国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中,雷锋同样高票当选。与媒体和官方宣导殊途同归,在大众文化层面,雷锋也已呈现势不可挡的"后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38.
孟红 《党史博采》2014,(1):46-48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i是为歌颂雷锋和弘扬雷锋精神而创作的歌曲,曲子简洁明快、铿锵有力,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喝遍大江南北,点燃了无数青春热血,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神州大地上高扬的雷锋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由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脍炙人口、昂扬向上的歌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又是怎么广为传唱并经久不衰的呢?  相似文献   
39.
范国真 《人权》2011,(5):18-20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水准的脊梁。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都以学习雷锋做好事为荣,用道德观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人人互敬互爱,整个社会和谐有加,其乐融融。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雷锋精神被淡忘,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雷锋在哪里?笔者追溯雷锋当年的足迹,  相似文献   
40.
红树 《民主与法制》2014,(21):39-41
他叫张艺冬,是一个苦孩子,因父母离异离家,13岁的他带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靠捡破烂和乞讨度日。17岁时,他得了癌症,在快要死去时,是大庆的一群“雷锋”救活了他。 为回报“雷锋”们的救命之恩,他也成了“雷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