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62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51.
麻烦与苦恼     
胡展奋 《法制博览》2010,(12):40-40
美国人相信“或然律”,因此流行假设——假如林肯被刺那晚,想起三天前那个被刺的噩梦,取消“福特剧院”之行;假如肯尼迪听从劝告,让他的福特车改变行车路线……那么美国的历史将改写;中国人则相信“必然律”,袁世凯喉咙里那口痰是一定要逆行并且堵住气门的,否则孙中山怎么办?西安事变也是必然要发生的,否则陕北和张将军怎么办。  相似文献   
452.
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曾有相声段子说:“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现在回味,这话其实不准,至少“于国平们”的事迹说明了这一点。于国平的事迹告诉我们,学雷锋不只是“过去时”,更是“进行时”——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453.
长城 《共产党人》2008,(6):50-51
当年,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传唱大江南北,点燃了无数人的青春热血,扬起了多少理想风帆,它唱出了一个士兵的传奇,唱遍了一个火红的年代。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首传唱至今的"榜样"歌,当年竟是两位作者两个多小时写词谱曲完成的"紧急"任务。  相似文献   
454.
口号,是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特色。它曾经布满神州大地,机关、学校、厂房、农村、部队的会议室、围墙,甚至于厕所上,都有大幅口号遮盖着。翻开党的历史,无论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者是今天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都离不开口号的鼓舞作用。它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威慑敌人,的确成为一种非常规武器。一句口号,一段历史;一句口号,无数故事。现将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些著名口号分期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55.
在共和国前进的历程中,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始终是一个时代的强音符,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前夕,笔者向读者披露一段史实--营口也是雷锋的第二故乡.读者看后不禁要问:鞍山和抚顺不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吗?  相似文献   
456.
闲话攀比     
生活中常见攀比现象。何谓攀比?《词典》里的定义是:"援引事例比附"。攀比的实例,人们可以举出许多,但就其性质而言,大抵只有两大类:一曰积极的攀比,二曰消极的攀比。雷锋有一名言,叫做: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的同志看齐"。这两个"看齐",便是一种攀比。这种攀比,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所以属于积极的攀比。对于这样的攀比,理应推崇提倡。然而常常还有另外一种攀比。诸如:"我上班有时迟到早退算什么?张三还经常缺勤呢!""李四才工作几年?为什么提拔他而不提拔我!"因为这种攀比是站在一已之私的角度,把现实生活中一些根本不可比、也不该比的东西硬扯到一起去比,把一些"不等式"硬要作为"等式"去看待,所以显得论点虚伪,论据可笑,结论荒谬。只要稍作剖析,便会破绽百出——试问,"张三"的缺勤,焉能成为  相似文献   
457.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之后,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新浪网新闻中心实施的最新调查(3776人参与)显示,26.2%的受访者“根本不知道3月5日是学雷锋日”,“每年突击学一次雷锋”让57.3%的人觉得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458.
“理性经济人”如何学雷锋 记者:在今天消费主义占据社会意识主流的情况下,雷锋精神还有存在空间吗?  相似文献   
459.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早已成为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助人为乐的代名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道德风尚的精神标识,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460.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学习传承、弘扬践行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道德追求和行动自觉。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60年来学雷锋活动的显著成效,深刻阐明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对新征程上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在全社会掀起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和学习雷锋的热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引导激励党员、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本刊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