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62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焦正安 《学理论》2012,(24):138-140
雷锋精神之"源远",也必然"流长"。对于雷锋精神渊源的剖析、梳理,是为了从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的角度看待学习雷锋活动的历史意义。对于雷锋精神嬗变的审视,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观察学习雷锋活动的路径。今天,对于提升了的雷锋精神予以确认,对于使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新时期着力构建并力求使之完美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形态,需要广大雷锋精神传人带动全民来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52.
雷锋是一名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他1960年参军,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53.
<正>雷锋的文学解读,有过,传记文学《雷锋传》就是,两次的电影文学剧本《雷锋》也是,更不消说贺老的《雷锋之歌》,这首长诗当年我们是用矿石收音机听的,听得被窝里热泪涟涟;前人的文学探索相当有力,但是长篇小说在我来说尚未看见,长篇的体裁之魅,  相似文献   
54.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建校26年来,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丰富和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形式和方法,不断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的新途径。创建"雷锋式学校"必须着眼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55.
张志杰 《党史纵横》2001,(3):F003-F003
雷锋是在常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社会主义时期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他那响亮的名字连同他那不朽的崇高精神,以其巨大的感召力,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全国人民的光辉榜样。   雷锋是一种普通的战士,之所以受到毛泽东等常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全国人民的爱戴,除了他自己的先进事迹处,沈阳军区各级党委和首长对他的培养帮助也是他走向全国的重要因素。   雷锋在鞍钢、抚顺等地方单位工作时,就是出名的先进人物;入伍不到一年,又立了功,多次受到嘉奖,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所在部队和…  相似文献   
56.
49年前,雷锋——这位普通士兵的名字在中国城乡家喻户晓,学习雷锋的活动遍及神州大地,历久而不衰,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勤奋工作,忘我奉献。以雷锋为榜样,身处高原的青海各族人民也在各自的岗位上,谱写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个新篇章。  相似文献   
57.
雷锋,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到底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在我们全国人民当中,在我们中华民族当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符号?当前,这样的精神符号,还在不在、还能不能闪光?今天,我们还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从他身上还能得到很多的精神营养吗?  相似文献   
58.
雷锋的人生哲学“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是一种富含哲理的人生价值观。“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相似文献   
59.
我在写完那篇报道雷锋事迹的报告文学后,郑重地写下了它的题名: 《永生的战士》,这是那时我对雷锋的认识和评价。那是1962年。距今已经快40年了。今天我仍然这样看雷锋:雷锋的精神是永生的。 有人说,现在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讲求的是利润、经济效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 “于我有利”等等原则,雷锋的助人为乐、无偿奉献的行为和精神,已经不合时宜了,过时了。实际是否真的如此?从80年代初起,我就几乎每年都要接受记者的采访,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一直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60.
詹晟  平悦 《廉政瞭望》2010,(10):32-33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这几天,举国上下都心系地震灾区。同时,人们也满怀悲痛地默念着一个香港义工的名字:黄福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