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09篇
世界政治   5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1088篇
中国共产党   9732篇
中国政治   6559篇
政治理论   3606篇
综合类   356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1608篇
  2013年   1933篇
  2012年   2396篇
  2011年   2910篇
  2010年   2526篇
  2009年   2123篇
  2008年   1924篇
  2007年   1346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768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01.
晁征 《法人》2007,(8):95-95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虚拟经济理论相对于实体经济理论,就是当代经济学里真正革命性的理论。——袁鹏  相似文献   
102.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式逼人,不进则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无数事实证明,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就会失去创造力,就会落在世界文明进步的后面。我们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首先是理论上要创新。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只有这样,才  相似文献   
103.
卢冀宁 《岭南学刊》2006,44(3):15-17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革命性功能,还具有建设性功能。辩证法本质上既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又是继承的和建设的。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运动(含矛盾的转化)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并用于指导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4.
105.
杨海芳 《传承》2010,(3):20-21
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从此他便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结下了不解之缘。分析和探讨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不解之缘,对当代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特别是对党十七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陆志远 《理论前沿》2007,(12):11-12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深刻把握这一最新成果的丰富内涵并把它们科学贯通起来,深刻认识这一最新成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必定也必须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新世纪、新形势和新任务下,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的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思想体系。它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来观察人类新闻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是一种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新闻实践活动。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发展创新是它永葆生命活力的动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和发展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新形势下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来回答新闻学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8.
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科学发展观以深厚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内部结构、鲜明的体系特征,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当前,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就必须把握它的科学体系;也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9.
姚先国 《今日浙江》2006,(15):46-47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入民营企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为兄弟省、市、区所借鉴。“综治进民企”是新形势下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从理论上深刻认识综治进民企的经济学、社会学意义,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共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推进这项工作,完善“综治进民企”的长效机制。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综治进民企”的目的是使民营企业成为和谐企业,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  相似文献   
110.
王志林 《理论月刊》2003,1(1):39-41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及其政党应当十分注意的问题。斯大林在领导前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启示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