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09篇
世界政治   5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1088篇
中国共产党   9732篇
中国政治   6559篇
政治理论   3606篇
综合类   356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1608篇
  2013年   1933篇
  2012年   2396篇
  2011年   2910篇
  2010年   2526篇
  2009年   2123篇
  2008年   1924篇
  2007年   1346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768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我们党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经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战略任务、科学理论、伟大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危机面前,我们必须抓住形式创新、环境营造和队伍建设三大重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掌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3.
近日,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接连出新论,受到网友的一片质疑。经济学逻辑碰上民生议题,夹杂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其中春运涨价的观点争议最大。  相似文献   
9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所谓经验社会主义,是以实践经验为基本依据的社会主义。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和邓小平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经验社会主义,他们又是以“实践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的。列宁和邓小平的经验社会主义模式极大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建构具有时代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已势在必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必须确立合法前提 ,通过正确路径。这些前提和路径包括 :返回马克思 ,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的合法前提 ;立足当代实践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的现实生长点 ;关注科学前沿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的必要环节 ;与其他哲学流派对话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7.
<正> 按照日本学者的观点,日本法律社会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明治时代穗积陈重(1855~1926)等人的研究活动.但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学专门学科,却是在本世纪20年代形成的,当时活跃在日本法学界的末弘严太郎(1888~1951)、穗积重远(1883~1951)等人,就是日本法律社会学的奠基者.但是,日本法律社会学的黄金时代,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始的. 战后日本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98.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讲求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应用于解决当前中国人民所关注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或发展观的一个新创造,其特点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引入认识论。因此,各项工作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但既不同于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又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不同于“以神为本”,或它的变种,“以大自然为本”,实质是“以自然神为本”;不同于“以官为本”,或它的变种,“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也不等同于“以钱为本”,或它的变种,“以生产为本”,“以GDP为本”。○“科学发展”是科学观。其核心是尊重和依靠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是尊重和依靠历史唯物主义所阐述的历史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观和科学观是统一的,两者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矛盾,要点就在于统筹处理价值观和科学观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要从价值观和科学观的统一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9.
2007年7月26日颁布并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9条首次确立了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召回制度为何建制,其存在的根基及其体系的支撑,都需要证成。以"效率"的角度从法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得出结论,食品召回制度对于"外部性"的有效处理,实现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0.
郭梓林 《法人》2007,(6):68-68
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财富再继续增加时,对人的效用开始递减关于陈晓旭出家,去世,网上有各种传言,有的说是为了避税,有的说是这个原因,有的说是那个原因,我也没有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知道,这个现象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