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2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299篇
中国共产党   2211篇
中国政治   2075篇
政治理论   1203篇
综合类   10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在人类思想史上,自由是一个倍受关注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马克思以前人的思想成果为基础,第一次把自由建立在现实的基石之上,提出了与以往思想家根本不同的自由理念,深刻揭示了自由的真义,为人类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理论遗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刘振勇 《公安教育》2002,(10):35-37
参训民警从来就没有这么挑剔:尽管校园学习生活紧锣密鼓、丰富多彩,许多人还是抱怨没什么可学的;任课教师也在疑虑:我们已经尽力了,为什么还不能唤醒他们如此低迷的精神状态?这是近年来司晋督警衔晋升培训(以下简称为司晋督警训)的参训民警群体中所突现出来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民警被动应训、不思进取、散漫自由、无心“恋战”。对此,有人说是民警文化基础偏低,难以承受如此紧张的政治业务理论的正规教育;也有人说是公安院校管理机制弱化,无法形成严格而有序的学习氛围;还有人认为是学时过短,内容过多,教…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东方社会道路理论,深刻揭示了他的“世界历史”观与国家开放论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的方法论价值,开掘了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间的内在关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兴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高度重视人及其实践活动;高扬科学,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实际上赋予了当代人类精神世界一种内在的理性精神;以及人类生存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辩证的、理性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5.
关丽宏 《党课》2007,(10):50-51
领导干部讲党课是党的光荣传统,上级提倡,支部欢迎,党员爱听。许多领导从繁杂的事务中抽出时间 ,认真准备,精心讲课,使党课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具有很好的效果。然而。也有一些领导不善于上党课。他们把党课课堂当作向下级训话或布置工作的会场,或者把讲党课当作表现自己才华的演讲课堂.尽管讲得头头是道,可效果却不好。那么,领导如何讲党课才能受欢迎呢?  相似文献   
46.
周云强 《党课》2007,(8):55-55
讲授党课时,授课者为了论证观点、解释概念、阐述道理、活跃气氛大都要举例。举例应力求真实、准确、贴切、生动。那么,讲课时举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相似文献   
47.
位于德国西南边境的小城特里尔,是马克思的故乡。马克思的故居距离市中心不远,坐落在闹中取静的布吕肯街10号。它是一座朴实的带有巴洛克风格的三层小楼。1818年5月5日一名犹太裔婴儿在这里诞生,他就是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这里,马克思度过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48.
卷首语     
《今日中国论坛》2002,(4):M002-M002
  相似文献   
49.
这里的“那个”,只是一个借代,借代人们都忌讳的那个字,就是共产党员说的“见马克思”.佛教说的“涅桨”,山城百姓口头说的“洗白”、“跷脚”、“放火炮”……尽管不愿提及,但它毕竟存在,且时时发生.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0.
辩证法作为一种在矛盾中运思、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在对象性互动活动中的必然产物,它起源于主体的生存悖论,表征着历史主体的感性生存样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站在感性解放的理论高度并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思辩辩证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体系,这在当前主体性癫狂即理性泛滥的风险社会中,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