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81.
马克·吐温后期作品《傻瓜威尔逊》启示我们:作家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从来对写作本 身具有深刻影响, 它有助于思想主题的深入开掘, 赋予人物形象和氛围情态以血肉, 闪烁着超越特 定社会生活一般思想水准的理想光耀, 因而其作品价值也不会因时过境迁而黯淡。  相似文献   
82.
在美国20世纪初开始的"黑人大迁徙"运动中,大量黑人从美国南部迁徙到北部和西部各州的工业区,美国黑人劳工的数量随之大增.在此背景下,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鉴于自身创始工会与黑人群体之间的密切联系,一反其他主流劳工组织排斥黑人的立场,明确提出在平等的基础上接纳黑人劳工,奉行跨种族联盟的政策.除了给予黑人平等的地位以外,产联还成立反种族歧视委员会,积极介入黑人民权问题.产联的举措极大地鼓舞了黑人劳工参与劳工组织的积极性,也为产联领导工人运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向国徽敬礼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士兵见对方是黑人,就没有敬礼貌。  相似文献   
84.
王笑红 《检察风云》2013,(10):82-83
在小镇成长起来的人们离开了故土、苍老了容颜,甚至连谋生手段、进取之心和生存目标都不再与从前相同。但不管他们戴着怎样的面具,那后面依旧是张孩子的脸。2010年10月的一个晚上,我收到版权代理人的一封电邮,当时心里有一种奇妙的预感。我打开了邮件中的新书目录,看到了玛雅·安吉洛这个名字。我认识她。思绪瞬间回到了十年前,2000年,我读过并翻译了《清晨的脉搏》,那是她在克林顿的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的诗歌。译稿已无处寻觅,但我在硕士学位论文的开头引用了其  相似文献   
85.
马克·吐温后期作品《傻瓜威尔逊》启示我们:作家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从来对写作本 身具有深刻影响, 它有助于思想主题的深入开掘, 赋予人物形象和氛围情态以血肉, 闪烁着超越特 定社会生活一般思想水准的理想光耀, 因而其作品价值也不会因时过境迁而黯淡  相似文献   
86.
<正>为了缩短人生奋斗的旅程,女大学生刘冰冰匆匆忙忙踏上了婚介征婚路。没想到,上天竟然"厚赐"给她一个腰缠万贯的马来西亚黑人男子,将她从一无所有的职场菜鸟,变成了有车有房的"白富美"。然而好景不长,尽享无限风光的刘冰冰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扇黑色之门……2013年2月,刘冰冰因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相似文献   
87.
丰国林 《前沿》2010,(12):153-156
托尼·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都是现代著名的黑人女权主义作家,一生都在为黑人女性的自我追寻而写作,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们站在边缘人的立场,关注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的痛苦,用自己的作品开启了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本文综合这两位女作家的几部主要作品,对女性自我意识进行了多层次解读。指出建立在白人价值观念之上的分裂的自我,是造成黑人女性否定自我、迷失自我的原因;而建立在反叛社会价值观念之上的叛逆的自我、建立在黑人文化历史传统之上的完整的自我、建立在姐妹情谊之上的群体的自我、建立在争取女性话语权之上的知性的自我才是黑人女性积极走向成功、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88.
生命的意义     
《学习导报》2010,(19):28-28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和他的学生来到黑人贫民窟搞调查,其中有一个课题是预测该地区的250名黑人孩子将来的前途。学生们认真地撰写调查报告,几天后,这份报告的结果出来了,但它令教授忧心忡忡。学生们在报告中预测,这250名黑人孩子将来无所作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89.
王欣欣  王芳  张婕妤 《世纪桥》2010,(15):27-27,31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在她的代表作《紫色》中,她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结局完美的故事,这里的结局完美不仅指女性的结局,同样也指男性的结局。本文从这部作品的男性角色入手,充分分析了角色转变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并以男性角色转变为主线分析了这部小说中黑人男性角色的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90.
冯薇 《小康》2011,(9):76-79
一向以绅士风度、现代文明著称的英国,所爆发的30年来最严重的大骚乱,狠狠扇了英国一巴掌,但却也为这个国家鸣起警钟——这是几十年社会问题最终一次性爆发或许在8月8日前,有人问波兰姑娘莫妮卡·科诺兹克,为何要背井离乡,历经23个小时巴士的颠簸,来英国做一家"一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