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44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104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邓小平关于农业问题的理论,不仅表现在对农业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各产业发展关系的论述上,还体现在关于如何优先发展农业的论述中。他强调把解决好农业、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把优先发展农业作为指导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92.
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历史变迁大体可分成五个阶段。通过考察研究得出中国历史上的乡村基层制度在整体上是合理有效的。其中,乡村自治、乡绅参与和有限政府是三个重要经验。这些对当前中国的农村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
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缺乏理论指导、缺少产业组织引导、缺少社会资本介入以及各种制度障碍。应积极引进各种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并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94.
在沉重的人口压力下,我国必须选择“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强化国人尤其是农村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此,必须对当前实施赶超型、跨越式发展等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从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看,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造成的个人集权、一刀切、强迫命令、“群众运动”的价值心理、恐右等是农业集体化后期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上下对直隶的水利事业较为重视。通过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患,增强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直隶地区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7.
石化农业已走到尽头,要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产业革命,开拓高端生态农业。近一万年的人类农业主要致力利用生物中的植物、动物(称"二维农业"),对于作为第三界的微生物认知和利用差距甚远。而科技创新可使生态环境的可优化性与资源利用的深广性相统一,冲破资源稀缺和边际效用的绝对化界限,可以拓展和构建新的产业,这就是钱学森提出的微生物农业。它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主要以循环形式优化"二维农业";二是发展为独立的产业,成为未来农业产业革命的一大新兴产业。其发展分近期、中期、长期、远期四步,未来可以克服"二维农业"限制,真正实现农业"工厂化"。现在起步应当集中优势兵力攻关,逐步推广、提升,远期实现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9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农业信贷合作社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最初1996年注册的8个增加至2012年的1 847个.农业信贷合作社在农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户、小农业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今俄罗斯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农业信贷合作社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到自身监管多层次、立体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9.
闫秀华 《学理论》2012,(4):160-16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会议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是解决好三农工作重要任务之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要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增强时代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0.
郭琰 《行政与法》2014,(7):15-18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大,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迫在眉睫.自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村虽建立了一些法律服务所,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建设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的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农村法律服务队伍,建立有经费保障的、公益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