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政者要想清正有为无是非,拒贿也算一门"必修课",而古代廉吏的拒贿"妙术",对于今日的为政者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唐代白居易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向社会公布个人收入与财产的古代官吏。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政府机关校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他在诗中说:"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遂使  相似文献   
32.
<正>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成为近期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如何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和精髓?经济学家魏杰说,"我理解,《建议》的核心是两个字——‘转型’。"魏杰在演讲中指出,所谓"转型"首先  相似文献   
33.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分配制度的变迁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同时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因此分配制度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问题.笔者限于学识无法对其作系统、全面研究,仅从效率角度来探讨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这一问题,以期更好把握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市场化变迁的理论原因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4.
<正>近年来,各单位都在大力推行企务公开.但是企务公开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职工集中反映的问题来看,就是部分企业在企务公开中搞"四不说",即:一是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说;二是关系到领导干部个人收入、交通通讯工具的使用及费用情况、住房  相似文献   
35.
收入税,特别是个人收入税的起征点一直是人们经常提起的话题。赋税是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税收或称赋税制度的国家之一。赋税在中国古代往往是政治的组成部分,许多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赋税改革。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历史流转我国的赋税制度大约发端于公元前3000多年。在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这是赋税的雏形。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最早开征的赋税。秦朝时期的赋税很沉重,农民要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民命不堪,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相似文献   
36.
目前我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个人收入由名义工资、普遍福利和特权待遇三部分构成。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基本要求 ,在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取消目前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广为流行的特权待遇和普遍福利 ,制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标准 ,把许多原先由公款消费的项目变为个人用自己的工资消费。  相似文献   
37.
知识窗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  相似文献   
38.
对一个国家而言,所有制结构决定其基本分配制度,而国家基本分配制度决定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演变及伴随的个人收入分配变化的实证分析,有助于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收入公平问题的根源.目前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39.
王春 《廉政瞭望》2007,(10):15-17
内部申报,隐私还是隐私 近年来,为了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监督官员的一系列措施,这些监督措施涉及官员们的隐私,涵盖了官员的个人收入和家庭财产,官员个人事项比如婚变等。但官员借隐私权的掩护进行腐败的行为并没有减少,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
《求知》2003,(2):46-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