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0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81.
2007年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下一个十年的开端年。回首过去,中俄关系成就显著,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展望未来,中俄关系基础牢固,发展前景令人乐观。  相似文献   
82.
孙永祥 《国际展望》2012,(2):48-66,135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后果使众多国家越来越认识到能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和俄罗斯均属经济转型国家,国内经济发展需外力拉动。能源合作是加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和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一些进展,但能源实力及其战略上的差异使两国能源合作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双方在各自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按市场经济规律加以协调和解决,方可取得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83.
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高度受制于美国.在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世界“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面临着“去美元化”的现实需求,这给中俄本币结算特别是人民币结算带来重要契机.通过对俄罗斯市场的人民币现实和潜在需求、人民币结算的政策环境以及金额技术条件等分析可以预判,中俄结算支付体系人民币结算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4.
《俄罗斯研究》2021,(3):3-12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开辟了国际关系的新道路。"条约"肇始于顺应世纪之交的时代发展潮流。中俄两国从各自发展振兴和两国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深入思考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深刻总结中苏关系数十年跌宕起伏的历史经验教训,决定建立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新型国家关系。中俄两国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携手投身国际抗疫合作,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赋予"条约"新的时代内涵,谱写新时代两国睦邻友好的壮丽篇章。我们坚信,只要永葆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初心,肩负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中俄合作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造福两国人民,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5.
《俄罗斯研究》2021,(2):111-133
从尼布楚条约前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通过外交、经贸等各方面与俄国的联系,积累了大量关于俄国的知识。18世纪前期,清朝关于俄国的知识开始形成。到18世纪中期,乾隆朝一系列官方典籍的编纂表明,清朝基本形成了基于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商贸外交体系的官方关于俄国的知识。此后的100年,清朝官方关于俄国的知识一直在完善,其集大成者便是代表清朝"俄国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朔方备乘》。但是,从乾隆朝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官方主导的关于俄国知识的核心,逐渐固化成为对恰克图商贸外交体系的认知。清朝官员和士人一方面不断积累和整理关于恰克图的知识,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关于俄国本身的更丰富的知识。最终,面对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俄关系新形势,乾嘉道咸时期精细化的"俄国学"落伍于时代了。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阶段对中俄战略协作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初步考察:战略协作确立及其框架的初步形成(1996年4月~1999年3月)、重点联合抵制美国单边主义政策(1999年3月~2001年9月)、中俄战略协作在深度磨砺中发展(2001年9月~2004年10月)和中俄战略协作走出磨合,进入稳定而务实的发展时期(2004年10月至今)。  相似文献   
88.
析中俄关系中的相互认知与信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长远来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必须要妥善解决好进一步加强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问题。中俄两国高层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比较良好的友谊与互信,而在普通民众之间,现有社会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相互了解与理解不足、缺乏相互认同与包容,因而也就缺乏相互欣赏与信任的问题。在这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上面,中俄双方的有关方面都还需要做出大量而艰辛的工作。  相似文献   
89.
由于各种原因,中俄对中亚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但双方应考虑到彼此动机的差异.鉴于这两个大国都有志于中亚的稳定,而中亚的稳定又有赖于双方旨在刺激中亚经济发展和消除中亚贫困的共同努力,因此中俄有可能、也有必要协调双方在中亚的利益.上海合作组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协调中俄之间、以及中俄与中亚各国间利益关系的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