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1962年10月至11月,由于印度领导人顽固坚持扩张政策,不断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实施了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保卫了中国西部边疆安全。这一战争亦被外界称为中印边境战争。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美国学术界开始研究这场战争,一些涉及该问题的专著陆续  相似文献   
42.
吕梦非 《协商论坛》2012,(10):50-51
二战后盟国安排美、英、中等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43.
粟新民  白明宣 《传承》2014,(1):148-149
正桂林保卫战与抗日战争中诸多战役相比,规模不算大,时间不算长,因此几乎鲜为人知。但最近在网上却成为热点,众说纷纭。网上的文章随意性大,难免有偏误之处。那么到底真正的桂林保卫战是怎样的呢?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舆论上对抗战的引领和军事上的积极配合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促使全国民众抗战激情高涨。加上在桂林保卫战中广西将士之悍勇,所以桂林保卫战异常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4.
上高会战记     
吴尚志 《黄埔》2011,(1):33
1941年3月15日,窜踞华中地区的日军为了确保其南昌占领区的安全,集结了六万之众的兵力,由南昌、安义等地兵分三路合击江西上高,发动"鄱阳扫荡战",企图歼灭我防守赣北的第十九集团军。中国军队以第十九集团军为主力与之在上高包  相似文献   
45.
高峻 《政协天地》2011,(4):65-66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前,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但多数政府机构及军事委员会则迁至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全国军事、政治的中心。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即以武汉为进占目标。由于6月8日中国军队在花园口黄河堤岸决口,黄水泛滥,阻止了日军南进的路线,于是,日军改沿长江两岸主攻、沿大别山北麓助攻,分兵五路会攻武汉。  相似文献   
46.
<正>毛泽东在听取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汇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情况时,插说了这样一段话:"开头你们是要打的,我是死也不要打的。西边加勒万河谷那一次,总理、少奇、小平同志、罗瑞卿同志,实在要打,说不得了,欺负得我们厉害!我说,就让他欺负,无论如何不要打。后头怎么搞的,我也看到不打不行了,打  相似文献   
47.
蓝博洲 《台声》2013,(10):46-47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2周年。日本据台、两岸隔绝36年后的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郑制造柳条湖事件,突然袭击北大营中国驻军营房,并在南满铁路沿线全面攻击中国军队。从那时起,一大片富饶的国土沦陷,千百万的东北人不得不流浪他乡,  相似文献   
48.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在我国北部边疆——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一带,曾发生过一次震惊华夏的抗日战役。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蚕食绥远的嚣张气焰,收复了百灵庙、红格尔图、土木尔台、土城子等失地,极大的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日士气。  相似文献   
49.
孔令波 《世纪桥》2010,(4):18-22
<正>1931年11月上中旬的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阻击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战。为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谱写了光辉篇章。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出版了不少有关江桥抗战的书籍和文章,但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其  相似文献   
50.
著名抗H将领、新四军军长叶挺曾评论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叶挺将万家岭大捷誉为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并列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足鼎立、盛名中外、永垂不朽的三大名战,足见万家岭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