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光绪帝御批开始,山东大学建校已近110年历史,1930年代的山东大学曾享誉远东,1950年代的搬迁、2000年的三校合并,几度变迁,今天,这个老牌名校悄然间成了中国规模最为庞大的大学,躲在孔孟之乡,默默无闻、踏实为学。  相似文献   
42.
王萍 《中国人大》2010,(6):50-50
“我个人是从教育部司长的职位上调到武汉大学任党委书记的,然后又当上校长。圈子内的人都知道,我同时又是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学者。如果谈到我的任命时,别人说到是一个经济学者去当了武大校长,我听了是很高兴的。反之,说一个教育部的司长当了‘副部级高校的校长’,就是另一种意味了。中国大学的官僚化,突出表现在校长的任命上,派谁去就谁去。”  相似文献   
43.
了解中国大学的整体实力,明白自己大学的真实位置,理解现有的教师队伍以及制度,设计合理的工作目标,脚踏实地去做,而不是拔苗助长,追求“大跃进”的效果,那样的话,中国的大学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44.
陈平原 《传承》2012,(9):86-87
大学的一大特点,在于需要"接地气"。它无法像工厂那样引进整套设备;即便顺利引进,组装起来后,也很容易隔三差五出毛病。非要向美国大学看齐,用人家的语言及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家行为,即便经过一番励精图治,收获若干掌声,也得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过于委曲求全,乃至丧失了自家立场与根基?  相似文献   
4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在国内已经很正式地喊了十来年,但是并不理想。中国大学的“面子秀”相当普遍,特别是近两年中国的“大学病”颇受舆论争议,尤其是中国大学奢华现象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中国:大学的超衙门风格 大学像衙门,相信身在其中的人,只要不怀有一颗特别的偏心,都会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向衙门看齐的大学,学衙门风格学久了,也有可能赶超过去,比衙门还衙门。比如说,大学里开会发言,即使是学术性的会议,也得官大的先说,然后才轮到教授,至于真正有研究做实际实验的小讲师,就得排到最后。  相似文献   
46.
信力建 《法制博览》2009,(24):20-20
据说,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日前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编者注:虽说有人撰文,说这篇文章是由好事者将施公1987的演讲进行了一番移花接木,但是即便它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伪书”,却也负载着沉甸甸的民意。  相似文献   
47.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仿照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了一所为培养革命人才的大学,并亲任校董事长。学校初名为国民大学,于1913年4月13日正式开学。原本是由同盟会元老宋教仁兼任第一任校长,但宋教仁于开学前不久在上海遇刺身亡,  相似文献   
48.
王光祈,字润玙,一字若愚,1892年8月15日生于四川温江,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音乐家。1908年,16岁的王光祈进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学习,其同班同学有李人、周太玄、魏时珍、郭沫若、曾琦、李璜等人。1911年四川发生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时,这批学生都是活跃分子。1914年,王光祈到北京进入清史馆做书记员,同时在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  相似文献   
49.
梁蔚 《青年论坛》2010,(5):86-88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梳理,发现我国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使中国大学创业教育得到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0.
杜钢建 《新东方》2008,(6):35-36
中国大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数量的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学管理和大学教育的一些异化现象始终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大学本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倡导人格尊严和尊师重道、开启智慧持续创新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