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270篇
中国政治   549篇
政治理论   148篇
综合类   1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周建军 《前线》2012,(1):22-24
与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和去管制化的“华盛顿共识”不同,“包容性增长”强调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2.
袁久红 《群众》2014,(5):10-11
<正>党的十八大之后,为加快实现"中国梦",中国改革再次出发,如今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改革春潮。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也需要统一思想,在事关深化改革的性质与方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等重大问题上,不断增强人们的价值共识,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深化改革与推进  相似文献   
23.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来的对朝政策。美国国内在对朝政策上存在巨大争议,但普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美国各界对朝政策基本共识为:优先解决朝核问题,目标是无核化;先聚焦于对朝施压、再考虑实质性对话;优先和平解决、武力选项为后盾;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接受与朝鲜举行首脑会晤,金正恩随后多次明确表示致力于半岛无核化,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也迎来重要历史机遇。当务之急是美朝两国应相向而行,朝鲜应推进实质性弃核,美国应回应朝鲜合理安全关切,并回到多边合作轨道上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24.
张修齐 《黄埔》2012,(2):10-10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英九获得第二届连任。他在发表胜选感言时说:“这不是马英九个人的胜利,这是台湾民众的胜利。”对这句话,我个人认为他的潜台词应该可以加上一句这是“九二共识”的胜利。  相似文献   
25.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是当前统一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巩固政治共识、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各民主党派要立足现阶段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和政治地位,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准确把握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对民主党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参政党作为政党协商主体的作用,为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6.
岳庆平 《人民论坛》2012,(10):48-49
我们不能责怪先贤们没有考虑到这些共识的局限性,因为当时没有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危机。我们要把人类共识的每一块基石都翻过来看看,有裂痕的要补上,破碎的要换掉,也许还要从全人类包括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中寻找配方打造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27.
罗尔斯与哈贝马斯倡导多元社会应当追求理性共识,墨菲对罗尔斯与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共识"政治观、理性共识的基础、共识所服务的目的等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的合理之处在于,正确地指出了理性共识可能存在隐形压制,由民主制度并不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普世一统性,当代民主需包容多元与差异。但是墨菲的批判也有其局限性与偏颇之处,体现为:没有认识到共识政治观的合理性,也没有对理性的不同方面作出界分。从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政治哲学领域有关理性共识观的论辩,并进一步思考在政治生活中追求理性共识本身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28.
于向东 《亚非纵横》2012,(5):53-56,58,60,62
近年来,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时而出现一些摩擦,中越关系因为这些摩擦一直在曲折中保持发展,集中体现为双方高层间保持交流与互动。同时,中越双方还达成一系列共识,从大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推进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还愿妥善处理海上问题,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尽管中越双方已达成诸多原则共识,但越方在落实海上问题原则共识上需表现出更多诚意。  相似文献   
29.
张锐 《国际展望》2016,(5):40-59
传统观点普遍认为,伙伴关系外交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作用有限。但笔者依据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基本成型的中国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具有重要且广泛的政治安全效应。作为外交实践发展的产物,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既是双边关系的集合,有类别之分但无等级差异,也能在多边舞台促进各类合作机制和合作阵线的形成。其具体的政治安全效应包括:中国的主张和诉求获得有效传播和各国认同,一个尊重中国政治安全利益的全球共识网络初具规模;中俄的"网状伙伴外交"蓬勃发展,吸纳更多国家一道维护世界与区域的政治安全;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发展伙伴与安全伙伴的并进;向美国传递出一系列清晰信息,促使其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战略意图。笔者最后提出,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有望在国际安全领域衍生出更多共识网络、机制网络和支点国家网络。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力图通过多种途径用他们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主张来影响中国改革。同时,我国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从西方新自由主义中寻找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措施。国内一些有关论著不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学派以及"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政策体系进行全面评析,而是不加分析地向国内读者积极推荐,全盘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