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248篇
中国政治   483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14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月红 《重庆行政》2014,15(6):86-87
正重庆市委、市政府将渝东南武陵山地区的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6区县(自治县),约1.98万平方公里范围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彭水县要实现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目标任  相似文献   
62.
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活态性产品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族际生存格局中的组合性物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劳务服务的统称,是以少数民族的民俗事项为基本内容,以观赏、感受、体验、参与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精神文化的愉悦享受为最终目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近些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营销多集中表现为物质性产品营销,或以物质性产品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推广,缺乏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概括,即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往往是以组合性的活态化样式得以呈现,研究物质性产品或文化性产品的单向度营销不足以体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63.
乡土情结是指农民对于世代生活其中的乡村和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情感、态度、愿望等心理因素.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在杭州、宁波两地打工的236个新生代农民工和222个老一代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从土地意识、老乡观念和返乡意愿这三个维度来测量和描述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情结,同时将其与老一代农民工从个体层面进行比较,最后指出农村外在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乡土情结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4.
老北京童谣流传广泛,口口相传,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大多以身边的人、事、物为对象而成,少儿极易记忆。童谣难登大雅之堂,自生自灭,大约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想当初,即1918年,北京大学刘半农、沈伊默、沈兼士、钱玄同四位教授组成了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开启了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先河。民间通俗甚至有些低俗的童谣,能引起国学大师的重视,可见此事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常沛 《理论月刊》2013,(3):128-132
基层社会的稳定有序离不开民间调解.调解是我国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它之所以能盛行不衰地延续至今,除了受中华文化“无讼”思想、家族伦理及乡土特色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因其有着坚实的信用基础,即传统的调解人往往就是乡绅、族长或寨老,调解结果为纠纷各方自愿接受、自觉履行,也为其他人所认可.由于社会转型,原有的个人权威和社会信用关系已经解体,新的社会信用秩序尚未形成,导致民间调解作用弱化.目前,需要重构调解人权威、重建社会诚信,以提高民间调解的有效性,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6.
苏亚丽 《乡音》2015,(3):25-26
【人物名片】陈秀娟,女,2003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张家口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曾入选河北省林业"121"人才工程人选。1998年至2012年连任第八、九、十届河北省政协委员,2013年至今任张家口市十一届政协委员。"快去吧,陈大姐又来村里给咱们讲解设施大棚杏的防寒升温技术了!"蔚县西合营镇南场村的村民们奔走相告。这位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陈大姐"的人名叫陈秀娟,是这里的常客。每次来村里  相似文献   
67.
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一方面展现出社会经济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际关系的嬗变:家庭成员间的物质至上,夫妻间的拜金主义,邻里间的个人主义等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道德两难选择:城市与乡村的隔离感促使着人的伦理精神走向流失,人在面临生存困境和物欲追求而导致道德异化现象.作家在文本中更多表达出对乡村社会浓厚人际伦理美德的呼唤,对传统伦理精神的回望和现代新型伦理观念的向往.  相似文献   
68.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2,(20):17
第三届回族舞蹈展演10月11日晚宁夏开赛10月11日,2012"中国·宁夏第三届回族舞蹈展演"在宁夏人民会堂拉开帷幕。来自云南、北京、河北、山东、新疆和宁夏6省区市、18个代表队选送的26个节目进入决赛,参演人员近千人。本次展演设金、银、铜奖,每个奖项均分设作品奖、编导奖、表演奖,其中宁夏大学  相似文献   
69.
《江苏政协》2012,(8):32-33
近年来,泰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文化惠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建设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目标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城乡基层,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阵地作用发挥不力、基层文化人才缺乏、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一、充分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作用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打造城市"15  相似文献   
70.
周兴 《党建》2014,(6):45
正地处湘赣交界的莲花县,素有"沪潇理学、碧云文章"的美誉。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绚丽的乡土民俗共同作用下,一千多年前,莲花县路口镇街头村诞生了打锡文化,并一直传承至今。路口的锡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1921年铸造的16套、32件锡制兵器中,每件都镶有精美的图案。其造型新颖的设计、精美至极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如今,路口的街头打锡蓬勃发展。以街头村为中心,周边各村的锡匠师傅就多达300余人。我在路口见到打锡匠人的工具,包括打锡担子、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