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0 毫秒
31.
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非关系在最近十年的发展,如何为中非关系定性的话题也随之而来有的称中国为“新殖民主义者”,而有的称中国为非洲的帮助者。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来自西方国家(主要是美、英、法三国)的政治势力和新闻媒体,而在非洲人的积极支持下,中国人也做出有力的辩驳。本文认为,在涉及非洲发展和非洲尊严的重大问题上,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与非洲建立联系的特点表明中国是对非洲更为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32.
33.
李国军 《探索》2007,(5):158-161
从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一般规律观察农民工,他们体现为中国特色的、"发展移民"的人口迁移的过程模式.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不可持续的农村人口不完整迁移状态.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即发展移民的推进方向是推进以农民工带动农村人口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完整迁移过程,伴随着中国实现现代化,最终完成农村人口的迁移.推进发展移民的两大突出任务是明确农民工将来归属的引导方针和提升农民工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34.
东晋南朝时期 ,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 ,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东晋南朝境内 ,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首先 ,从实质上讲 ,东晋南朝特别是其中的东晋、宋、齐、梁 ,是移民政权 ;其次 ,丰富了南方文化的内涵 ,提升了南方文化的层次 ;再次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开发  相似文献   
35.
17—19世纪汉族移民曾在中缅边境至少开办过四个银厂,其中的“茂隆银厂”和“新厂”位于中国境内的佤山,据文献记载,他们有“二三万人”或“万人”之多。如今三百多年过去,矿场早已停办,这些人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36.
“七普”数据反映出城乡之间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呈现新的变化趋势。利用普查数据,构建2010—2020年不存在城乡人口流动的情况下城镇与乡村人口发展过程,并与实际城乡人口进行比较,由此分析人口流动对城乡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的影响,并尝试分析未来乡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方向。结论表明,目前流动人口主导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历程,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呈现新的发展特征,乡村人口在15—21岁呈现出人口规模“内陷”的情况;未来乡村人口极有可能继续按照这一流动模式流失,“内陷”的年龄结构存在着向附近年龄组扩大的趋势,造成乡村较低龄人口群体规模普遍“内陷”。乡村低龄人口规模缺失,不利于乡村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给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的挑战或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7.
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60年代的移民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观点占了主导。20世纪最后25年出现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框架,反映了移民与社会政治经济日益密切的联系,对移民研究具有指导价值。移民现象千姿百态,呈现多方面多形式,不是某个理论所能概括。因此,开展对移民相关知识的研究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正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频繁的地区。自1949年以来,就有过两次大的人口迁移:一是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期,国家调动大批回汉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宁夏工作,同时一批企业和事业单位成建制地迁到宁夏。二是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民的由政府组织、或自发迁徙到区内平原川区及外省区(以新疆为最多),总人数超过100万。自1980年以来,宁夏先后组织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生态移民3大移民工程。这部分移民统称为"政  相似文献   
39.
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中,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其结果则会加快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并对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积极应对乡-城人口迁移下的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那么,加快我国农村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既是适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0.
在区域比较优势与人口迁移二者互动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利用台湾跨度30年的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算其长期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非单向性关系;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呈滞后效应,反映在产业结构层面存在极大的相异性:相较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更显著;短期内人口迁移无法显现其正面作用,长期而言,人口迁移强化并形成有竞争力的综合比较优势,必然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人口迁移所带来的"结构效应",并加以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