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59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各国政治   607篇
工人农民   280篇
世界政治   9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71篇
法律   4678篇
中国共产党   7203篇
中国政治   9220篇
政治理论   3123篇
综合类   607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1131篇
  2014年   2950篇
  2013年   2602篇
  2012年   3404篇
  2011年   3226篇
  2010年   2680篇
  2009年   2781篇
  2008年   2840篇
  2007年   1820篇
  2006年   1546篇
  2005年   1310篇
  2004年   892篇
  2003年   830篇
  2002年   899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72.
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强调 ,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贯彻十六大精神 ,实现可持续发展 ,既是一个事关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73.
中国民间组织研究中的概念矛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关于社会组织研究在主体概念的使用上存在一些矛盾 ,导致学术界的现有研究面临诸多困境。解决概念使用和研究效用的矛盾 ,要在兼顾逻辑顺畅和边界清晰的前提下 ,慎用外来概念 ,对比研究时最好集中使用“非营利组织”概念 ,国内研究统一使用“民间组织”概念 ,把“官办”、“半官办”的社团组织及“公办民助”的事业单位概括为“准民间组织” ,以与纯粹的民间组织相区别。  相似文献   
74.
我国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 ,是指检察机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 ,将公诉案件证据移送法院审查的制度。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范围的大小 ,关系到法官是否“先入为主” ,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能否真正落实 ,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法官“先入为主” ,保障诉讼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缩小了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的范围 ,将原来的全案证据移送改为主要证据移送。但是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 ,我国新刑诉法所确立的主要证据移送制度还存在程序不公的现象 ,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国外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75.
自本文起,我们将连续刊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张明楚教授撰写的一组学习研究中共基层组织史的文章,供广大读者学习党章时参考。  相似文献   
76.
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 ,其价值取向体现在 ,经济法追求的一般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经济法直接将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这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独到之处 ,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经济法的三大原则 ,简明地表达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7.
卷首语     
  相似文献   
78.
一、检察研究总体情况(一)检察研究成效明显近年来,山东省检察研究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立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为目标,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手抓”,立足服务,深入基层,重点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检察制度和检察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强化法律监督、完善检察制度、推进检察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理论环境,检察研究服务大局、服务检察业务、服务领导决策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79.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人学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按通常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包括个人、人类或集体、社会等多种形式,但面对人类存在的现实乃至历史,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  相似文献   
80.
美国和日本分别代表了基础研究引导型和技术引进创新型两种不同的科技发展模式,考辨和反思其成功经验与缺憾不足,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