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512.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影响天气在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天气状况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对其理论研究及制度设计均显不足。本文对人工影响天气作用的主要对象和人工影响天气权的法律性质进行了界定,对如何完善人工影响天气行为的法律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13.
(2007年8月24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2号《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07年8月24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相似文献   
514.
<正>苗种繁育、底播增殖、人工鱼礁、休闲渔业、立体养殖、鱼类驯化、装备渔业、可控采捕,这些都被大连长海县渔民列入"现代海洋牧场"的项目之中。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发展海洋牧场是进军"蓝色农业"、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15.
指纹图像预处理,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关键的一步,其包括指纹区域检测与分割、方向信息提取、纹线提取、图像二值化和图像细化及纹线修复5个子模块。通过研究指纹图像预处理过程,总结出系统自动提取细节特征的规律,以此指导对现场指纹的人工标注。经过大量模拟实验证实,此研究过程总结的标注技巧,确实能提高现场指纹的查中率和排前率。  相似文献   
516.
侗族社会传统人工营林业是在山地村寨家族共有基础上展开的.近五个世纪以来,侗族人工营林业有了规模性的发展,形成了林粮兼作以林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并孕育出一批具有商业费本性质的巨富.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国家的主导下,我国土地制度经过了五次变更,这些政策的变更基本上是立足于农业生产而进行的,但这对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贵州锦平林区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对土地制度的变迁与人工营林业的兴替进行了分析,指出建国以来的我国农业用地政策的多次变更,不仅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也给林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517.
更正     
《人大论坛》2008,(9):37-37
正安县科技局经过全面的深入调查,针对气候和土壤适宜白芨生长的实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野生白芨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和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该县大规模人工种植白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18.
明清时期,以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卫所制度、皇木采集、苗疆开辟、航道疏浚等方式对清水江流域的开发,尤其是随着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兴起,以山主、山客、水客、商帮、栽手、木夫等人群活动的关联,推动了人工营林业发展,进而引发了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社会结构变迁,从熟人社会的“圈式”结构演变为有陌生人参与的“链式”结构。在清水江流域“圈式”与“链式”交织的社会中,文字的使用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519.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替换成为持续争论的话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替换的可能。从情感劳动视角看,在个体能力层面,人工智能并不拥有真实情感、自我意识和情感理解的能力;在实践基础方面,人工智能不具有具身性、社会性和共情实践的基础。因此,人类情感劳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无法实现人类替换。当前的并非真实的人工情感劳动也具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包括人的价值和伦理危机、消解人际关系、冲击人的情感认同等。  相似文献   
520.
目的对醇溶蛋白在人工胃肠液中的降解性,以及其作为缓控释材料对苦参碱的缓释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以醇溶蛋白空白片在胃肠液中的质量减少率、降解率考察其在人工胃肠液中的降解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碱缓释片在人工肠液中体外释放度。结果醇溶蛋白在人工胃肠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质量减少率和降解率也随之增大,且质量减少率滞后于降解率。苦参碱缓释片在人工肠液体外24h累计释放度为93.15%,体外释药模型拟合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醇溶蛋白在人工胃肠液具有降解性,醇溶蛋白对苦参碱有很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